【亮點】
注入強勁政策動能
●我市從基礎設施、產業布局、數據流通、應用創新、發展環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條務實舉措
●單項最高獎補額度高達3000萬元
●提供“資金+政策+場景”三重保障,將加速形成一批標桿性平臺、龍頭企業、應用示范
產業發展成效初顯
●全市已培育高質量數據集108個,其中1個入選國家先行先試試點
●173家數據企業入庫省級平臺
●25張數據資產登記證書完成核發
●廈門數據交易平臺交易額突破2.72億元
●已有5家企業通過國家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和備案
●2個國家級公共數據“跑起來”應用場景加快落地見效
廈門的數字經濟正加速“跑起來”。今年8月,廈門市人民政府發布《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基礎設施、產業布局、數據流通、應用創新、發展環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條務實舉措,單項最高獎補額度高達3000萬元,為廈門數據產業發展注入強勁政策動能。
政策出臺以來,企業反響熱烈,廈門數據要素市場加速升溫,產業發展成效初顯。記者昨日從廈門市數據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高質量數據集108個,其中1個入選國家先行先試試點;173家數據企業入庫省級平臺,25張數據資產登記證書完成核發;廈門數據交易平臺交易額突破2.72億元,已有5家企業通過國家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和備案,2個國家級公共數據“跑起來”應用場景加快落地見效。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可追溯適用于2025年1月1日以來已符合條件的項目。16條措施為廈門數據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政策+場景”三重保障,將加速形成一批標桿性平臺、龍頭企業和應用示范,推動廈門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示范城市,讓數字紅利真正惠及千行百業、萬家燈火。
支持企業共建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
數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地基”。《措施》明確,廈門支持企業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聯網、數據元件、區塊鏈、隱私保護計算等技術實踐,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建場景驅動、技術兼容、標準互通的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每年評選一批成效顯著的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一次性補助。
在人工智能應用日益火熱的背景下,廈門還將大力推進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鼓勵企業面向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圍繞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商貿物流、金融服務等重點行業領域建設高質量的訓練、驗證、測試、語料等數據集,提供跨企業、跨行業的數據服務。每年將根據數據規模、數據質量和應用效果,對優秀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鼓勵建設數據產業集聚區和要素產業園
廈門計劃通過培育多元數據經營主體,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設立數據業務獨立經營主體,并推動形成涵蓋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服務、數據安全等全鏈條生態體系。首次獲評的省級標桿數據企業,每家可獲最高50萬元獎勵。
廈門鼓勵培育產業創新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落地。首次入選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獨角獸”“未來獨角獸”“瞪羚”的創新企業,分別可獲得最高100萬元、40萬元、20萬元獎勵,對于晉級企業給予一次性補差獎勵。廈門還鼓勵建設數據產業集聚區和要素產業園。獲評省數據產業集聚區、省數據要素產業園的,分別可獲得最高2000萬元、500萬元資金支持;獲評國家級數據產業集聚區、數據要素產業園的,分別可獲得最高3000萬元、750萬元資金支持。
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
如何讓“沉睡的數據”變成資產?廈門的答案是:從治理、確權到交易,形成全鏈條支持。
廈門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首次通過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或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相關評估認證的,最高可獲50萬元獎勵;首次完成數據資產登記并掛牌交易的,最高可獲10萬元獎勵;年度數據交易額超過100萬元的數據供方企業,獎勵比例最高可達交易額的5%,同一主體年度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 200萬元;第三方數據服務機構年服務額達100萬元的,可獲最高200萬元獎勵。
此外,廈門還鼓勵合規開展數據跨境流動,支持“來數加工”、“游戲出海”、文化出口、跨境電商等跨境數據業務,依托地緣優勢打造連接兩岸、輻射東南亞、面向“一帶一路”和金磚國家的廈門數據港。其中,企業首次通過國家數據安全監管部門數據出境評估、備案,實現數據合規出境的,最高可獲得50萬元一次性獎勵。
推動數據價值“看得見、摸得著”
《措施》不僅著眼于產業鏈上游的建設,更注重數據在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產業升級等領域的應用轉化,推動數據價值“看得見、摸得著”。
每年廈門將評選一批社會效益顯著的應用場景,每個應用場景給予開發主體一次性最高20萬元獎勵;每年評選不超過 5個數字應用場景優秀案例,給予一次性最高50萬元獎勵;每年評選不超過5個數據要素驅動的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對入選項目按不超過核定總投資的30%給予一次性最高200萬元補助;企業數據開發應用項目納入國家數據主管部門評選的培育試點項目的,最高可獲得500萬元補助。
廈門還支持企業圍繞工業制造、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等行業領域,打造一批“數據要素×”典型場景。在“數據要素×”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單位,分別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
鼓勵數據安全企業開展技術創新
數據安全是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廈門將鼓勵數據安全企業在隱私保護、安全監測、應急處置等方面開展技術創新,單個項目最高可獲200萬元獎勵。
在金融支持上,《措施》提出為進入數據企業培育庫的企業,提供低至1.5%/年的數據資產質押融資利率,并由財政貼息,每家企業年貼息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納入技術創新基金和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并鼓勵產業創投引導基金對符合條件的數據產業項目給予支持。
(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余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