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線椒、黃椒……在永春縣呈祥鄉呈祥村洋田嶺的呈祥農場,30多種高山果蔬年產值近2000萬元。這個由黨員牽頭打造的“雪山呈祥菜”核心產區,所種植的果蔬不僅直供泉州、福州等城市商超,更通過創新的“菜票”模式,實現“未種先銷”,帶動300多人就業。

呈祥農場規模1200多畝,海拔在650米至1100米,三面森林環抱,空氣、水質良好,自然景觀優美。“黨員幫我們算收益、拓銷路,跟著他們干,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合作農戶的話語里滿是獲得感。呈祥鄉共富工坊在原黨員創業致富示范基地基礎上,圍繞“1+N”模式,鼓勵10余名黨員致富能手包聯合作農戶,構建起“黨員貼心、農戶安心”的緊密聯系,并結合“631”(社員占60%+基地30%+村集體10%)利潤分配機制,整合碎片化農田資源,形成規模化種植優勢,助力合作農戶年增收超10萬元。
秉持“以一棵菜撬動一座山”的理念,當地通過黨員領辦合作社模式,已培育10家特色合作社,覆蓋果蔬種植、茶葉加工、鄉村旅游等領域,整合閑置土地、統一生產標準、集中對接市場,形成“一社一特色、多社共發展”的格局。
如何讓深山里的高品質蔬菜直通城市餐桌,并實現價值最大化?呈祥鄉用一系列創新模式,穩穩地架起了一座城鄉之間的“連心橋”。一方面,呈祥鄉打破傳統銷售鏈條,打造“山海聯盟”,與沿海城市大型商超建立直供合作,讓“雪山呈祥菜”憑借其優異品質,賣出高于市場三成的好價錢。另一方面,創意推出“菜票”預售和“定制農田”模式,讓城市白領和消費者可以提前預訂、甚至云端認領一份高山菜園,解決了“種什么、賣哪里”的問題。
“以前種菜憑經驗,現在跟著技術員學科學方法,產量品質都上去了!”這是當地農戶的真切感受。產業要長遠發展,關鍵在人。呈祥農場以黨員農技骨干為核心,推行“四統一”(統一種子、技術、包裝、銷售),設立“黨員田間課堂”,按作物生長周期開展實用技能培訓30余場,內容涵蓋育苗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治等。農場還建立“三大統一”和“五大標準”生產機制,從土地流轉到農資管理,從土壤檢測到采摘標準均實現規范化,推動蔬菜優質率從85%提升至95%。這套“實操+理論”的培訓體系,顯著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目前,農場日產蔬菜1萬至2萬斤,35個品類的產品直供商超及連鎖餐飲,讓高山“綠色顏值”蝶變為“金色價值”。
如今,這片高山上,“雪山呈祥菜”品牌越叫越響,先后獲評“福建省巾幗示范基地”“泉州市菜籃子基地”等稱號,呈祥鄉正以高山農業為筆,在海拔千米的群山中描繪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顏彩虹 陳宇珺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