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櫛風沐雨,五年奔涌向前。“十四五”期間,石獅市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始終將“項目為王”刻入發展脈絡,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在時代大潮中劈波斬浪,勾勒出一幅“大拼經濟、大抓發展”的壯闊圖景。

華寶紡織產業園企業生產場景
五年來,石獅推動一批又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實施省級重點項目76個,完成投資272.36億元;泉州市級重點項目329個,完成投資951.08億元;本級重點項目1652個,完成投資1257.54億元——這一組數字的背后,是“石獅模式”獨樹一幟、“石獅速度”不斷刷新、“石獅品質”深入人心,它們共同匯聚成一股磅礴力量,為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石獅模式:向空間要未來
作為一個陸域面積僅16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突破86%、國土開發強度高達66.6%,土地資源幾近飽和的濱海之城,石獅直面土地資源緊缺難題,持續進行著一場向存量要空間、向集約要效益的深刻變革。
“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產業新生態已具規模。走進石獅服裝智能制造園,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智能物流系統穿梭往復。這里曾是低效廠房的聚集區,如今通過打造新型產業生態圈,成功招引57家企業入駐且均已投產,形成從面料紡織、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到物流配送的完整產業鏈。
在鳳里街道中駿財富中心,集約效應再創新高。這座現代化樓宇在僅1500平方米的土地上,創造了年納稅超5000萬元的奇跡。大樓內,集聚了69家金融保險、電商運營等企業,人流熙來攘往,樓棟管家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從“空間租賃”到“產業運營”,石獅的樓宇經濟正在完成一場深刻的轉型升級。
靈秀鎮靈山村,一塊沉睡二十余年的閑置地塊,通過創新的“地塊收儲—回拍開發”模式重獲新生。如今,這里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著“電商谷人才社區”,讓村民變股東,預計每戶年增收入3萬元。這個案例不僅激活了沉睡資源,更開辟了集體土地入市的新路徑。
五年來,石獅用活打好各級各領域政策“組合拳”,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提高容積率等方式,推動實現“寸土生寸金”。以華寶紡織產業園為例,這個省市重點增資擴建項目采用數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先進管理方式,配套光伏系統、碳核算系統等綠色低碳設計,預計新增就業1500人,新增納稅2000余萬元。
令人矚目的是,石獅通過放寬工業用地指標限制,引導存量工業用地實施“工改工”和“零增地”改造,簽約增資擴產項目32個、總投資額147.7億元。在全省首創“城市機會清單”改革,發布首批23個優質項目,配套租金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吸引意向投資104億元。
石獅速度:以創新塑動能
速度,是石獅重點項目攻堅最動人的節奏。圓通速遞福建智創園項目創造了“談判落地最快、建設周期最快、竣工驗收最快、達產達效最快”的“四個最快”傳奇:1.5個月項目落地、3個月完成土地掛拍、5個月正式開工、提前兩個月封頂。這樣的“石獅速度”,源于創新的“紅黃燈”預警機制,該機制對項目建設十大節點進行全過程監管,讓項目推進速度較常規流程提速35%。
“石獅速度”在石獅學府國際文創商業綜合體項目中也得到了體現。該項目于2024年9月8日簽約,同年9月19日核發樁基施工許可證,僅用23天便完成從立項到樁基施工許可的審批流程。這是石獅市審批服務“輕騎兵”精準服務重點項目、爭創一流營商環境的縮影,通過“輕騎兵”團隊主動靠前、上門服務和“模擬審批”“樁基先行”等創新舉措的無縫對接,讓審批“加速度”助力項目“加速跑”。
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快馬加鞭”的同時,石獅各級各部門還主動當好“金牌服務員”,成立項目服務專班,以“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項目高效運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協同創新生態”。
2025年7月8日,中國服飾五金輔料產銷中心暨虹橋品匯泉州石獅中心項目簽約落地,將兩大項目精準嵌入石獅產業鏈升級環節,推動石獅從“服裝制造”向“時尚策源地”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石獅還通過推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交證”改革,整合規劃、消防等多部門并聯驗收流程,實現竣工驗收備案與不動產權證“雙證齊發”。組建重點項目服務中心,針對重大項目設立專項專班,提供從前期策劃到投產運營的“保姆式”服務。在八卦街改造項目中,通過“保護修繕—品質煥新—價值賦能”協同體系,撬動10億元社會資本;在無障礙設施樣板區創建中,推動項目入圍省級示范并獲得1000萬元補助。
石獅品質:用匠心筑新城
五年來,石獅聚焦增進民生福祉,系統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加大力度儲備老舊小區、棚戶區和老舊街區改造等項目,提高項目質量、提升項目成熟度,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城市更新領域累計獲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約1.36億元,創歷史新高。
城市綜合體引領能級提升。世茂摩天城商業綜合體作為占地約2000畝、總投資200億元的現代化高端生態城市綜合體,進一步拉動了城市縱深發展。作為石獅“大型宜居社區”建設樣板的幸福新城項目,總建筑面積23.39萬平方米,投資100億元,意在疏解中心城區人口過密壓力,提升城市整體建設水平。
聯邦商業城改造項目則見證了石獅城市更新的創新實踐。通過引入市場力量合作開發,推動聯邦商業城改造重建項目成功實施。如今,這片土地已涅槃重生,崛起了金輝城等現代化住宅樓盤和配套的小學、幼兒園。
文化傳承與生態宜居并重。鎮中路(二期)改造安置房建設項目(鳳凰城)總投資21.91億元,是石獅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改善群眾居住環境的惠民工程。曾坑蓉園片區以楊孫西服飾博物館為核心和“四端堂”為代表的古厝群,通過保留、修繕紅磚古厝,拆危建設交通網絡,植綠種綠,成為文化休閑旅游、民俗風情體驗的聚集區,讓歷史文脈、民俗文化在城市發展中得以傳承。
此外,2021年啟動的“5510”項目競賽活動中,龜湖公園東片區、前園片區、前坑片區、金曾片區、大侖東片區等五大片區更新正加速推進,夢想即將照進現實。如石獅大侖東片區(一期)安置房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高層住宅10.73萬平方米、社區衛生室56平方米、文體活動室350平方米,建成后將提供林蔭式人居環境,有力提升石獅市核心區域城建面貌。
(記者 周進文 通訊員 林國棟/文 李榮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