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田里氣象新 破冰闖關立潮頭
——“十四五”以來自貿區福州片區以制度創新激蕩開放活水
“依托自貿區福州片區的政策支持,出口通關效率同比提升了30%!”在福州江陰港區,看著自家產品通過自動化碼頭裝船,中景石化總經理助理黃凱信心滿滿。港區里,為“一帶一路”訂單忙碌的巨輪,與提升通關效率的政策默契配合,共同勾勒出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鮮活圖景。
“十四五”期間,自貿區福州片區以“敢為人先”的闖勁,在制度創新的“深水區”中破冰前行。推出4批228項創新舉措,一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州經驗”在這里誕生,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累計新增企業5.15萬家,這個數字是掛牌前的7倍,見證了這片土地從“試驗田”到“豐產田”的華麗蛻變。

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貨輪從福州江陰港集裝箱碼頭起航(資料圖片)。 記者 林雙偉 攝
改革創新
在國際規則對接中“破冰探路”
全球首條中歐北極快航航線迎來里程碑時刻——首航船舶“伊斯坦布爾橋”號,近日成功抵達歐洲基本港英國弗利克斯托港。該航線搭載“福建制造”新能源電池等貨物,于9月21日從江陰港區出發,穿越北極東北航道,平穩跨越北冰洋,于10月13日安全抵達弗利克斯托港。此次首航標志著中歐海上物流通道再添高效、便捷的“冰上新選項”,是福州江陰港區織密國際航線的開端。
在這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制度創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十四五”期間,自貿區福州片區推出228項市級創新舉措,其中83項獲得省級認定,1項“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新模式”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這些數字背后,是自貿區福州片區勇當改革排頭兵的生動寫照。
聚焦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自貿區福州片區主動對接、大膽突破,推動國務院在福建實施的33項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落地,其中15項已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標志著福州正從“政策開放”邁向“制度型開放”的新階段。
政策紅利在這里加速釋放:福州綜保區、福州江陰港綜保區、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保區三大綜合保稅區獲批運營,江陰港獲批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散糧)等資質。整車出口、新型易貨貿易、中歐班列等新業態如繁星點點,為外向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產業升級
在開放浪潮中“立柱架橋”
走進自貿區福州片區,一幅現代化產業圖景徐徐展開。274家物聯網企業在此集聚,2024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達389.5億元。新型儲能產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4年產值突破265億元,成為片區高質量發展的亮眼名片。
跨境電商在這里煥發勃勃生機。連續五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的成功舉辦,1.56億元“跨境貸”的精準投放,共同助推2024年全市跨境電商出口額突破980億元,成為外貿增長的“新引擎”。
更令人振奮的是,整車出口業態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運抵驗放”等創新舉措,通關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1.43萬輛新車和1.09萬輛二手車從這里揚帆遠航,駛向全球市場。
海洋經濟同樣綻放異彩。名成海峽水產品交易中心2024年交易額達120億元,25家預制菜規上企業研發的400多種產品,飄香18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從“一片海”到“一條鏈”的精彩蝶變。
開放共贏
在“一帶一路”上架起合作金橋
今天的中國緊密聯系世界,正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而自貿試驗區正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實踐之一。
今年4月,全國首票印尼鮮食椰子在福州口岸順利通關。這批“漂洋過海”的椰子,迅速運往中印尼“兩國雙園”,投入到熱火朝天的生產中。園區里,4條生產線全速運轉,實現了“從一顆椰子到全產業鏈”的深度開發。
“這批椰子的成功進口,為我們打造完整產業鏈按下了‘加速鍵’。”福州新區元洪功能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難掩興奮。截至目前,“兩國雙園”已落地73個合作項目,總投資超930億元,架起中印尼經貿合作的“黃金橋梁”。
依托這一平臺,自貿區福州片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引資成績單”:累計引進外資企業1210家,注冊資本1245.55億元,“一帶一路”合作空間持續拓展。福州開放平臺能級提升。中印尼“兩國雙園”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建設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
在國際物流通道建設上,片區同樣碩果累累:江陰港獲批國際船舶登記船籍港和全省唯一的中資“方便旗”船回國登記船籍港,25條外貿航線連接五洲四海。榕歐直飛航線、中歐班列、中老班列相繼開通,為福耀玻璃、冠捷電子等本土企業“走出去”鋪設了快速通道。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主要領導表示,自貿區福州片區將以提升戰略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驅動,持續打響“做外貿,找自貿”品牌,深入實施“實自貿、強自貿、活自貿、新自貿”奮勇爭先高質量發展行動,完善服務外貿的“八大樣本”,在服務工業龍頭企業中做大外貿規模,對標國際規則深化集成創新,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加緊密服務經濟主戰場,更加緊密服務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更加緊密服務各縣(市、區),更加緊密服務強省會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讓外貿的舞臺越搭越寬。(記者 朱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