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9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洪方博濤 通訊員 黃志鑫 文/圖)在沒有石材礦產的土地上,泉州南安創造了“買世界、賣世界”的石材傳奇。過去幾十年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石材被源源不斷運輸到此,南安人不僅用技術和巧思將其變身為建筑的一部分,更借由它叩響了全球貿易的大門。
特別是在被譽為“世界石都”的水頭鎮,石材產業不僅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更成為推動共同富裕的強大引擎,“鏈”起千億共富生態圈。

水頭石材市場里,隨處可見的石材原料
石企:行業“領頭雁”助力鄉鎮共富
水頭既不產大理石,也不產花崗巖,卻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你在水頭找不到的石材種類,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環球石材(福建)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凌輝如是說。
自2006年到水頭設廠后,該公司快速發展成南安市石材產業的規模性企業,建成了獨具規模特色的裝飾石材生產線,主要生產設備均從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地引進,擁有電腦加工中心、電腦水刀切割機等目前世界上最精尖的加工設備。
凌輝說,這幾年,石材行業的設備逐漸替代人工,公司員工數量從高峰期的近千名減少到200多名。雖然公司員工不多,但他們推出了利益共享機制,如每年組織體檢、繳納五險一金、并通過技術比武為員工提供補貼和晉升機會,努力增強員工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環球的石材展廳

廠區內的裁切車間

環球石材熱心公益
伴隨著企業發展,環球石材(福建)有限公司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至今已納稅3億元,是南安市石材企業中的納稅大戶。多年來,該公司向水頭鎮紫封小學、龍風中學捐助助學金,并著眼南安石材升級與轉型,牽頭組織石材企業聯合辦學,為行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凌輝表示,公司未來將把天然石業務的重心移到水頭鎮,為南安的發展貢獻力量。
在南安石材產業鏈上,既有大型龍頭企業引領,也有中小微企業專注細分領域。從中華世紀壇到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在這些著名的地標建筑中,都有康利石材有限公司生產的石材。
“產業集聚發展帶來的直觀變化是,石材企業和廠房增加了很多,整個鄉鎮更聚人氣。”在公司行政經理吳培輝看來,水頭擁有的完整上下游產業鏈很有吸引力,大到石材加工,小至設備零部件,都能在公司周邊找到服務商。

康利石材展示區

康利石材展示區
吳培輝說,石材機臺設備種類很多且更新換代很快,很多石材設備的零部件及配件有較多的種類型號,在水頭附近直接采購能有效保證訂單生產的時效性。
延續多年的傳統,公司每年都給西錦小學捐款,助力當地的教育事業,也為當地鄉村建設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