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廈門臨空經濟片區“新能源新材料”投資發展機遇分享會在武漢會議中心舉行,廈漢兩地新能源新材料領域行業領軍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代表及專家學者150余人齊聚,共探“雙碳”目標下產業發展新路徑。
據介紹,廈門臨空經濟片區規劃面積達98.6平方公里,依托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空港綜保區、廈門科學城蓮河片區三大核心載體,重點構建“3+2+3”產業體系,其中綠色能源新材料是三大核心產業集群之一,已形成清晰的發展路徑與扎實的產業基礎。目前,片區已匯聚儲能、新材料領域龍頭企業,構建起覆蓋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完整產業生態,在核心材料研發、系統集成、智慧管理等領域形成技術與規模雙重優勢;同時,布局高能級科研平臺,聚焦高效能源存儲、低碳能源系統等關鍵方向開展攻關,為產業技術突破提供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支撐,持續推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廈門市科技局干部姜健解讀廈門針對該產業的專項支持措施,涵蓋企業創新、人才引育、平臺激勵等多方面。
此外,相關負責人還介紹片區未來產業科技園載體建設,發布新能源新材料應用場景清單,推介產業基金體系。專家學者圍繞產業創新融合、能源技術創新等主題展開分享。參與企業代表表示,通過活動全面了解了片區產業實力與優勢、專項政策和產業基金,增強了合作信心。此次分享會是片區深化跨區域合作的重要舉措,未來將持續聚焦產業,推動“場景+基金+政策”招商策略落地,打造產業高地,為廈門相關建設注入新動能,推動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
(廈門日報記者 曾嫣艷 通訊員 曾煥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