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了600多年歷史的廈門所城墻,將成為一座新公園的核心“看點”。記者從市市政園林局了解到,日前,廈門所城墻遺址公園已開工建設。該項目一方面可以提升對文物的保護水平,另一方面,也能為市民帶來集休閑、健身、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新去處。
廈門所城墻遺址公園地處思明區老城區,位于廈門市公安局北側,北臨北門外街現狀房屋,東接園南小學,西側以居民區為主,將圍繞現狀城墻本體建設一座專類公園。
該項目將分成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由城墻北側原歌仔戲研習中心主入口廣場及城墻東側北門外街次入口區域組成,主要建設內容為廣場園路鋪裝、綠化、照明等配套設施;二期位于城墻南側,主要建設內容為現狀建筑功能改造、廣場園路、照明等,還將配套設置如智慧市政系統(智慧燈桿、音響系統等)、城市家具(座凳、垃圾箱等)等。
名片
廈門所城墻遺址
廈門所城墻遺址是廈門城保留至今的一段城墻遺址,總長約130米,遺存6處摩崖石刻,2005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資料記載,明初,明政府為加強海防,令江夏侯周德興在大陸沿海各海防要地筑建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廈門城建成。城墻周長425丈(1丈約合3.3米),明、清幾經修葺,清康熙年間,周長擴為600丈。今僅存北門附近此段城墻一百多米,對研究廈門古代史及城墻建筑具有重要價值。
(廈門日報記者 吳???/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