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2025華夏外科論壇暨第十屆海峽疝論壇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甲狀腺及疝診治研討會”在廈門成功舉行。本次大會匯聚全國外科領域權威專家與學者,圍繞外科前沿技術與臨床熱點展開深入探討,共謀學科發展,推動技術創新。
會議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外科學分會主辦,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聯合福建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福建省醫師協會腫瘤外科醫師分會、廈門市醫學會、廈門市醫學會甲狀腺外科學分會、福建省醫務志愿者協會、中國稀土學會稀土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等共同舉辦。
十余臺手術直播展示精湛技藝
華夏外科論壇是國內普通外科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跨亞專業學術平臺之一,始終致力于推動外科診療規范化與技術進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姜可偉教授在采訪中指出,本次會議呈現出顯著變化:一是規模擴大,分會場數量與參會人數顯著增加,學科覆蓋更廣,包括甲狀腺、疝、減重、肝膽胰、胃腸、外科護理、聯合診治等多個領域;二是平臺交流功能強化,匯聚來自北上廣等地頂尖專家,甚至跨界邀請中國稀土學會稀土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洪茂椿院士參會,推動跨領域對話。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會議期間進行了多場高難度手術直播演示,涵蓋甲狀腺、疝、減重、胃腸、肝膽等重點領域,包括免充氣經腋窩/鎖骨下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機器人腹腔鏡肝臟手術等前沿術式。十余臺超高清手術直播不僅展示了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外科技術上的精湛實力,也為全國參會者提供了直觀、高效的學習機會,線上觀看量達7萬人次,獲得廣泛好評。
推動專業細分下的多學科融合
隨著學科劃分細化,年輕醫生如何在專精與全面之間找到平衡,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議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福星院長在采訪中分享了自己的從醫經歷:“我剛畢業時,什么手術都做。如今學科細分雖提升了技術水平,但也容易讓人忽略整體觀念。人體是一個統一的系統,缺乏整體思維可能導致漏診或誤診。”
本次論壇為年輕醫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多學科融合學習平臺。他們不僅能在專科領域深化技能,更可通過MDT病例交流、專題研討等形式,增強對疾病整體性的認識。目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推出甲狀腺專病中心、體重管理專病中心等新型服務模式,整合多學科資源,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同時也為廣大醫務人員尤其是青年醫師的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
率先將稀土用于甲狀腺癌診治
張福星院長特別介紹了本屆論壇的三大特色:
一是中西醫結合的深入探討。論壇邀請兩岸學者共同參與,探討中醫整體觀與現代西醫技術的融合。中醫強調人與自然、宇宙的聯系,其在病歷書寫中甚至包含節氣記錄,這種整體思維為西醫診療提供了新視角。
二是醫工交叉的創新實踐。本次論壇與中國稀土學會稀土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合作,洪茂椿院士到場致辭。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稀土生物醫學應用方面走在前列,率先運用镥-177稀土元素開展甲狀腺癌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是針對難以發現的轉移病灶,實現精準定位與放射治療,為疑難病例帶來新希望。目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聯合相關單位申報國家科技部重大攻關項目,推動稀土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更廣泛應用。
三是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兩岸學者在管理理念、技術手段等方面相互借鑒、共同進步,推動兩岸醫學融合發展。
亮點
“一站式”診治甲狀腺疾病 全年完成日間手術三四百例
在本輪手術直播中,張福星為一位甲狀腺癌患者實施經腋窩免充氣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這是一位女性患者,年僅26歲,對美觀要求比較高。此次微創手術傷口隱蔽,既能完整切除病灶,又不會在脖頸留下疤痕。
張福星表示,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的自然發現率高達70%,大部分為良性,無需特別處理。但是,甲狀腺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應引起大眾重視。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致力為群眾提供優質的舒適醫療服務,在甲狀腺疾病診療方面形成了顯著優勢。
醫院設立甲狀腺專病中心,整合內科、外科、B超、CT、病理等多學科資源,患者掛一個號即可獲得全面、連貫的“一站式”診療服務,極大提升了就醫效率,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
在技術層面,醫院廣泛開展微創手術,在保證徹底切除的前提下,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目前微創手術占比達到20%。同時,醫院大力推進日間手術模式,患者手術當天住院,一兩天內即可出院,全年完成甲狀腺日間手術三四百例,體現了高水平的技術保障和流程管理能力。
此外,醫院在稀土生物醫學應用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利用镥-177稀土元素實現甲狀腺癌轉移灶的精準診斷與治療,為難治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通過技術創新、服務模式優化,不斷提升甲狀腺疾病的診療水平,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為體重380斤患者手術減重
入選國家體重管理中心重點項目單位
在手術直播環節,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劉昭暉成功為一位體重380斤、BMI接近70(正常值應低于24)的女性患者實施了減重手術。因為肥胖,該患者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長期缺氧導致呼吸衰竭,生活方式及藥物干預效果有限,手術成為關鍵治療手段。此次手術演示,展示了該院在體重管理領域的技術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了“醫療機構體重管理中心建設研究項目單位”名單,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入選全國40家“重點項目單位”,成為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醫療機構。
隨著肥胖問題日益突出,預計到2030年,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將超過總人口的70%。肥胖不僅與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睡眠呼吸障礙等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還涉及十多種癌癥風險。
劉昭暉介紹,該院早在國家“體重管理年”活動推出之前,就已成立體重管理中心,整合營養科、內分泌科、普外科、中醫科等多學科資源,實現對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分層、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心提供專業體檢評估、手術減重、內分泌治療、中醫減重(包括針灸和中藥)、營養管理及運動康復指導等全流程服務,推動體重管理向精準化、個體化和高效化發展。
(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陳雯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