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自動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貨車車主汪某被石獅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日前,汪某把車輛開到永泰時,被當地交警部門扣押,這也促使汪某趕緊前往石獅法院,主動履行尚未償還的債務。
為破解“執行難”,全國各地法院都在想方設法探索、創新執行方式,如石獅法院采取全媒體公布、全方位曝光、全過程透明的“三全”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公布方式,還有永泰法院的通知公安交警部門協助查扣被執行人的車輛等等。
被執行人汪某系一重型自卸貨車的車主,該車掛靠在平頂山市某汽車運輸公司下進行營運。2013年8月24日,汪某雇傭的駕駛員郭某駕駛該車,在石獅路段與駕駛電動車的李某發生碰撞,造成李某受傷及車損的交通事故。經石獅交管大隊認定,郭某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事故發生后,李某訴至石獅法院,經法院主持調解,車輛的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責任限額內全部的保險賠償金62萬元,汪某也支付了39.1萬元。
由于傷情嚴重,李某多次住院治療,傷情鑒定為九級傷殘附加一個十級傷殘,李某認為費用不足以賠償其因本次事故造成的損失,再次向石獅法院提起訴訟。經石獅、泉州兩級法院審理,最后判決汪某再次賠償李某10944.83元,車輛掛靠的運輸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15年4月24日,李某向石獅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因汪某未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自覺履行,也未向法院主動、如實申報財產,石獅法院按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的相關規定,將汪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日前,汪某名下的貨車在永泰縣交警部門路檢時,被發現汪某為失信被執行人,永泰交警立即將該車輛進行扣押。永泰法院與永泰交警的聯動行為,敦促汪某主動前往石獅法院履行債務。
據了解,為破解執行難,石獅法院在嚴格“三全”曝光、懸賞執行等執行措施的同時,還將借鑒全國各地法院行之有效的執行措施,窮盡一切執行手段,最大限度地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讓社會的誠信體系得以重構。(記者 鄭秋玉 通訊員 謝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