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31日訊(通訊員 陳昭宏 張璇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一年來,南靖縣檢察院堅持以“檢察藍”守護“生態綠”、點亮“黨建紅”,創新打造“生態黨建共建”機制,推動黨組織建設與生態檢察履職深度融合,構建“打擊、修復、治理”一體化履職新格局,走出一條“生態修復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以高質效檢察履職守護綠水青山,讓黨旗在綠水青山間高高飄揚。
筑牢紅色堡壘,守護一江碧水
南靖縣檢察院聚焦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將“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納入年度“黨建+”重點項目,以黨建引領推動依法治河模式新升級,將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筑牢在生態保護第一線。在“黨建紅”引領下,該院常態化開展“河長+檢察長”聯合巡河,與縣河長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實現涉河涉水線索信息共享,增強執法司法合力,形成“黨建引領、多方聯動、共治共享”的公益司法保護格局,以實際行動守護南靖綠水青山。

黨旗飄揚沃野,繪就豐收畫卷
面對世遺土樓片區梅林古鎮梯田因經濟效益低導致的撂荒問題,南靖縣檢察院以林某某非法采礦案為契機,創新探索異地生態修復新模式。設立“生態修復黨員責任田”,組建“黨員干警護耕隊”,將生態修復補償金轉化為“紅色復耕基金”,首次運用于生態文化載體修復,讓梯田景觀重煥光彩。這一創新實踐,成功打造出“黨建紅、生態綠、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樣板。

梯田修復前

梯田修復后
擦亮金色招牌,蘭香賦能振興
立足“中國蘭花之鄉”特色資源,南靖縣檢察院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檢護蘭香黨員服務隊”,牽頭與南靖縣法院、縣林業局、縣工業信息局、縣蘭花協會聯合會簽《關于加強國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南靖蘭花”綜合保護的意見(試行)》,并設立地理標志商標驛站。通過黨員業務骨干指導,明確保護職責,細化工作任務,有效激活“南靖蘭花”金字招牌,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讓蘭花產業在黨建引領下煥發新活力,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
南靖縣檢察院將持續深化“生態黨建共建”機制,推動構建跨區域生態黨建示范帶,通過組織共建、隊伍共育、資源共享,實現生態保護從“單兵作戰”向“協同共治”的轉變。始終以“檢察藍”守護“生態綠”、點亮“黨建紅”,讓黨旗在綠水青山間高高飄揚,讓檢察力量在為民服務中彰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