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杯茶的醇厚韻味,讓我們看到了武夷巖茶走向世界的更多可能!”近日,內蒙古草原茶路協會會長、中蒙俄萬里茶路文化交流使者烏蘭娜專程走進武夷山市洋莊鄉吳三地,在然韻茶廠親鑒老樅水仙后由衷贊嘆。
穿行在吳三地的茶山間,有著數十年樹齡、甚至上百年樹齡的老樅水仙茶樹蒼勁挺拔,青苔覆滿枝干與巖石,獨特的風土氣息撲面而來。
烏蘭娜俯身細察茶樹生長態勢,感受這片土地賦予茶葉的自然靈韻。
品鑒席上,老樅水仙的茶湯飽滿醇厚,粽葉的清新、苔蘚的溫潤與木質的沉穩交織融合,層層香氣在舌尖綻放。
“這種風味鮮明的醇厚質感,恰好契合國際茶友對高品質茶飲的風味追求。”她對這款茶的獨特氣質贊不絕口。
這已是烏蘭娜與武夷山茶的第六次深度結緣。
2014年11月,第三屆萬里茶道中蒙俄市長峰會在武夷山舉辦,會議明確了武夷山作為萬里茶道起點的核心地位,更凝聚了三國聯合申遺的共識;
2016年海峽兩岸茶博會上,經她邀請陪同,俄羅斯與蒙古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受邀接收了評選出的茶王珍品,讓武夷茶香正式入駐兩國文化殿堂。
“從文化認同到商貿互通,武夷巖茶的北上之路正不斷拓寬。”烏蘭娜表示,老樅水仙這類風格鮮明的茶品,完全有實力沿著古老的萬里茶道,將武夷巖茶獨有的“巖骨花香”帶給更多國際茶友。
一杯來自吳三地的老樅水仙,正以茶香為橋,成為連接中俄蒙茶文化的新使者,續寫著跨越時空的茶道傳奇。
(記者 裴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