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乘坐動力三角翼俯瞰平潭美景。
景區里,躍動的“志愿紅”成為一道道靚麗風景;高鐵中心站內,高效有序的出行環境讓旅客安心無憂;更有“不打烊”的公安服務窗口,為市民辦事辦證提供暖心便利……這個假期,平潭多方協同、多措并舉,以精細化服務讓市民游客在“詩與遠方”的交融中,盡享愜意與安寧。
志愿服務不停步
“我的手機快沒電了,孩子還在外面等著,能不能幫忙充下電?”近日,在平潭高鐵中心站的“中鐵愛心驛站”,工作人員何佳成在了解到旅客劉女士的需求后,第一時間拿出充電線,并安撫道:“您別著急,這邊有專門的充電區,您可以坐著慢慢充,旁邊還有熱水可以飲用。”
據了解,該驛站日均服務旅客超200人次,無論是應急充電、咨詢問路,還是失物招領,工作人員都能快速響應,成為旅客出行路上的“暖心港灣”。
每逢假期,平潭都會涌現許許多多的志愿者,盡自己所能為市民游客提供幫助。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學生也選擇加入志愿者隊伍,以青春熱忱為平潭文旅事業注入活力。
假日期間,來自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福信學院”)、平潭職業中專學校的學生化身志愿者,為游客提供景區引導、信息咨詢等服務,用專業服務緩解景區壓力。
在龍王頭海洋公園,學生志愿者手持景區地圖,耐心地為前來咨詢的游客指引路線;在長江澳景區,學生志愿者幫助游客規劃行程,并普及文明旅游相關知識……“看到游客能愉快地游玩,我就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福信學院學生志愿者黃語煊說,能在服務中收獲快樂,這種體驗非常難得。
出行安全有保障
“現在這里管理得特別好,以前找乘客經常要繞半天,現在分區明確,效率高多了。”談起平潭高鐵中心站網約車、網絡拼車集中管理區的變化,網約車司機陳師傅豎起了大拇指。
據介紹,為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實驗區對平潭高鐵中心站功能布局進行系統性改革,通過將出租車與網約車分區停放,停車位容量從原來45輛增至300輛,同時推行“南進北出”的單向通行規則,有效解決了車站北路擁堵的難題。
在運力保障上,實驗區多管齊下,讓不同需求的旅客都能“走得順”。針對旅客“經濟出行”需求,實驗區新增120輛7座網絡拼車專線車輛,覆蓋城區、景區、鄉鎮等重點區域,實現“全區通送”,并通過加密傳統公交車發車頻次等舉措,形成“專線+網約車+出租車+公交”的立體運力網,滿足各類出行需求。
為保障旅客安全出行,實驗區執法應急局交通綜合執法支隊提前部署,錯峰檢查,在旅客到達網約車上車區前,對等候的網約車進行車輛運營證和司機從業資格證核查。實驗區執法應急局交通綜合執法支隊一大隊執法人員林程介紹,如果收到關于網約車、出租車的投訴件,他們會第一時間聯系運營公司核實并依法處理;對于非法營運車輛的相關投訴,支隊將聯合高鐵警務力量開展整治行動。
便民舉措暖人心
“公安窗口國慶不僅上班還開通了快速通道,從進服務站到辦完手續不到十五分鐘,這樣的服務太貼心了。”近日,在金井警務工作服務站,建民村村民劉孫瓊在民警的幫助下成功補辦了戶口簿,這讓劉孫瓊驚喜不已。
假日期間,實驗區公安局聚焦群眾返鄉辦事需求,在全區各窗口全面推行集中便民服務,切實解決返鄉群眾“上班沒時間、放假辦不成”的痛點問題。實驗區公安局金井支隊民警翁璟表示,針對身份證補辦、戶口遷移等高頻業務,他們特別開通綠色通道,實現“即來即辦、急事急辦”。
除了為市民提供便民服務之外,這個假期,新成立的北部灣生態廊道旅游集散服務中心更是為許多游客提供了便利。
據介紹,北部灣生態廊道旅游集散服務中心于10月1日揭牌成立,位于蘇平片區招康村,該中心利用原有的大片空地,劃分750個停車位,并逐步完善餐飲、旅游咨詢等配套服務。“我們利用招康村的獨特地理條件設置北部灣生態廊道旅游集散服務中心,旨在緩解北部灣的交通壓力,同時改善村容村貌,吸引人氣,為村里的興旺發展打下基礎。”北部灣生態廊道旅游集散服務中心負責人游克余說。(作者:黃鶯鶯 林伊銘 陳夢菲 俞婷婷 陳文玲/文 林君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