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閩侯丫俊(好美),五虎山下逢乇(什么)都有!”金秋十月的閩侯五虎山下,福州語歌聲伴著歡笑聲回蕩在山谷間……
22日至24日,美國網絡達人胡安和福州本土達人賴董芳、三嬸婆、土豆、李盼盼等為原創歌曲《閩侯嗻俊》拍攝短視頻,熱鬧的創作場景,吹散了深秋的寒意。
作為第二屆“我把家鄉唱給你聽·海峽情”兩岸原創音樂網絡征集評選活動的配套活動,這群海內外網絡達人用三天時間深入鳳翔首邑溫泉度假村、雪峰山城、首邑蘭田民宿、五虎山郊野公園、閩越水鎮、荊溪金魚小鎮、龍臺山生態園、旗山湖公園等核心打卡點,以腳步丈量“八閩首邑”的山水之美,以鏡頭捕捉千年文脈的人文之韻,以體驗觸摸非遺的鮮活溫度。
“我們用鄉音傳遞閩侯的故事。”賴董芳是福州市福州語歌曲協會主席,長期深耕福州語歌曲推廣,為讓達人們更好地感受閩侯特色,他和團隊創作了歌曲《閩侯嗻俊》,歌詞里藏著曇石山、五虎山、喜娘文化,也寫著線面、炒糕的煙火氣,更以胡安的視角串聯起“異鄉人愛上第二故鄉”的故事。
拍攝現場,賴董芳懷抱吉他邊彈邊唱;三嬸婆身著福州傳統服飾,頭戴“三條簪”,手拎竹籮食盒,走著喜娘靈動的腳步,裙擺輕揚間,閩都民俗的鮮活感直撲眼前;胡安緊隨其后模仿舞步,洋面孔唱著地道鄉音,成了鏡頭里最妙的“跨文化搭配”。
作為這首歌的“主角”,胡安曾住在紐約華人聚集區法拉盛,因身邊有眾多福州朋友而學會了福州話,還開設“胡安說福州話”抖音號,教網友學說福州話。第一次來到福州,他就被荔枝肉、魚丸、鍋邊等福州小吃“吸粉”,贊不絕口。
“歷史不陳舊,自然不遙遠;生活有滋味,處處有驚喜。”這是全網擁有60萬“粉絲”的山西達人梁志宏對探訪閩侯的總結,直言“閩侯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三天里,他邊走邊拍,其抖音號、視頻號被閩侯填滿。在青紅宴上,閩侯縣閩菜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黃松青說“每道菜都藏著閩侯故事”,讓他在品味青紅酒調味的菜肴時,讀懂了味覺里的民俗。而本地音樂人的原創作品更讓從事音樂創作的他靈感迸發,直言“未來希望把閩侯元素寫進歌里”。
當夜幕降臨,流光溢彩的閩越水鎮成了達人們的“創作天堂”。網絡達人“第一次小姐姐sun”穿梭在復刻福州百年水鄉風貌的古建筑間,看民俗表演、拍流光夜景:“這里的每一處打卡點都充滿文化氣息,隨便一拍都是好素材。”
在始建于唐代的古剎雪峰崇圣禪寺里,旅行博主“超級小包子”對著紅墻灰瓦、雕梁畫棟按下快門:“這里不僅出片,更能在喧囂里找到內心的寧靜。”他直呼閩侯文旅資源很豐富,“兩三天根本不夠逛,下次一定要深度游”。
若說人文是閩侯的魂,山水便是它的韻。站在雪峰山城海拔888米的觀景臺,達人們瞬間被開闊的視野驚艷。全網“粉絲”超700萬的“小熊旅記”被觀景臺上的太空艙設計驚艷:“這個兼具住宿、茶室功能的觀景空間,通過全景落地玻璃窗,將外界的青山綠水盡收眼底。無論陰晴雨雪,都能享受到280度的自然畫卷。”剛從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參加汽車越野賽歸來的她,格外貪戀閩侯的滿眼翠綠與清新空氣,“在這里能徹底享受寧靜放松的狀態”。
活動期間,網絡達人們通過真實、生動的視角,將閩侯的文旅資源轉化為可感知、可傳播的內容,引發大量網友互動和轉發,帶動多個打卡點熱度飆升。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海內外網絡達人們的鏡頭與講述,讓閩侯的千年古蘊與靈秀風光以更生動、更富感染力的形式呈現出來,進一步提升“首邑閩侯”文旅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推動文旅產業“出圈”出彩。
這場跨越語言與地域的探城之旅,不僅讓“首邑閩侯”的文旅名片愈發鮮亮,更讓千年文化在新媒體的表達里“圈粉”無數。(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倪斌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二十號2025-10-24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