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上獲悉,目前全省常住人口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5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7.14/10萬、1.71‰、2.84‰,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健康中國行動考核中連續兩年獲評優秀,為創造高品質生活夯實健康基礎。
福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99元。去年衛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9.3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全省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5萬個,醫療機構床位24.89萬張,為全省4193萬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好的健康保障。
福建擁有33.82萬名衛技人員,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3.04萬人、注冊護士15.08萬人,每年為全省人民提供3.2億多人次的診療服務,710多萬人次的住院服務。
深化醫改成效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五年來,三明醫改的全國影響力不斷增強。今年6月,我省在此前改革的基礎上,出臺了“清單式”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實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具有福建特色的醫改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優化完善政府辦醫投入、醫療服務收費等政策,在全國率先推行公立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總會計師年薪制,率先出臺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薪酬總量管理辦法。三明、龍巖、廈門先后入選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城市。群眾就醫體驗持續改善,陸續實施一批醫療機構暖心服務行動,免陪照護、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先診療后付費”等改革廣受好評,公立醫院出院患者、門診患者的滿意度分別位居全國第二、第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評價連續10年都位居全國前列,三級公立醫院“國考”連續5年位居全國前六。
分級診療體系加快構建
大病不出省”,福建在福州、廈門、泉州建設8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南平等其他設區市建設1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其中6個布局在長汀、福鼎、晉江等省際邊界及人口較多的重點縣(市)。這些國家級、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陸續建成投用,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隊”“省隊”優質醫療資源。
“一般病在市縣解決”,福建全面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實現地市全覆蓋,通過加強市域縣域內醫療資源整合,縣域醫學檢驗等“六大中心”的基層輻射率達到90%。縣(市)綜合醫院服務能力全部達到基本標準,其中74.55%達到推薦標準,也就是相當于三級醫院的水平。
“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福建總結推廣長汀縣國家基層衛生綜合試驗區建設經驗,啟動省級試點。實施薄弱鄉鎮衛生院能力提升、“醫學畢業生基層就業”、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目前98%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醫療服務能力標準。全省基層診療量占比達到58.63%,比2020年提升2.37個百分點。在2024年國家組織開展的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綜合評價中,我省排名全國第五。
公共衛生服務更加優質
福建順利完成省市縣三級疾控體系改革,建成省市縣鄉四級法定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建設福建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持續提升監測預警智慧化水平。建成貫通省市縣三級的全省衛生應急服務保障網絡,部分地區延至鄉鎮。健康促進工作深入開展。累計建設健康縣區38個、健康促進醫院242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全省居民健康素養達32.21%,實現14年穩步提升。重點人群保障精準可及。探索開展全民健康管理試點工作,實施乙肝防治服務新模式,在全國率先實施適齡女性免費接種HPV疫苗項目,促進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在全國率先將無責任主體塵肺病患者納入醫保門診特殊病種待遇,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省中醫藥管理局正式掛牌,《福建省中醫藥條例》頒布實施。新增1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1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和4個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今年,三明市入選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城市。首創糖尿病“三師共管”中西醫協同診療模式,在全國推廣。注重中醫藥文化傳播,今年舉辦了“時令節氣與健康福建”系列發布會,充分挖掘八閩節氣養生民俗。
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持續完善
福建修訂了《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出臺《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堅持高位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等納入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推動全省上下將資源進一步向生育和家庭傾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會同相關部門落地一系列舉措,在育兒補貼、住房、醫療、教育、生育保險、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共同營造生育友好社會氛圍。全力推進“1+N”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連續多年將普惠托位建設納入全省為民辦實事項目,共累計建設普惠托育機構494個,建設普惠托位近5萬個。目前全省可提供托位約19.13萬個,千人口托位數達4.56個,極大滿足群眾需求。
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動力有效激活
“十四五”期間,福建實現了衛生健康領域兩院院士、國家杰青、優青零的突破,獲批3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個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
2021年-2024年,累計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獎109項,占全省科技獎總數14.27%;其中一等獎23項,占全省科技獎一等獎總數19.66%。人才規模不斷擴充,2024年底衛技人員比2020年增加5.98萬人。國家杰出醫師、國家優秀青年醫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青年岐黃學者、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及“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等不斷涌現。
衛生健康力量不斷彰顯
在援外醫療方面,派遣3批次73人遠赴塞內加爾、博茨瓦納執行援外醫療任務,其中第19批援塞內加爾中國醫療隊獲“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閩臺融合發展方面,完善臺灣醫師在閩就業制度,探索支持臺灣藥學、護理等專業人員來閩就業,持續完善在閩臺胞就醫保障措施,開展閩臺中醫“雙向”師承教育試點,兩岸衛生健康橋梁越筑越牢。在衛生健康國際交流方面,加強與泰國、英國、菲律賓在精神衛生、兒科診療、老年醫學、中醫藥等領域交流合作。面向金磚國家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搭建福建醫學交流與合作平臺,實施“心苗計劃”和“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國際交流邁進更高水平。(記者 馮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