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立教之本,匯聚興教之源。近年來,南安緊扣“促進均衡,提升質量,樹立形象”工作主線,持續開展“師德鍛造工程”“師能提升工程”“名優培養工程”“活力增強工程”四大工程,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管理,不斷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動全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穩步提升。
一組組數據,映射著教師隊伍持續壯大——引進錄聘610名教職工,其中專項引進優秀教育人才234名。
一個個畫面,記錄著躬耕教壇、潛心育人的故事——盧衛華、鄭艷清、陳若虹等一大批教書育人模范和師德楷模相繼涌現。
加強隊伍建設打造教育“領軍方陣”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壯大并優化教師隊伍,不僅是當下的緊迫任務,更關乎教育長遠發展。為此,南安實施《南安市優秀教育人才引進與獎勵實施辦法》,大力開展擴崗增崗行動,提高引才待遇,實行定向補充、陽光分配原則,嚴格招聘程序,通過開展高學歷教育人才專項招聘、優秀師范生專項招聘、公費師范生專項招聘和參加全省教師招聘統一考試等多渠道招聘新任教師。
2024年以來,全市錄聘教職工610名,其中專項引進優秀教育人才234名。同時,南安市教育局聯合市委編委辦、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等部門下發《關于實施南安市銀齡教師招募行動的通知》,通過招募退休教師從事學科教學或教科研訓工作的措施,解決教師結構性緊缺問題,助推全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今年7月,南安還與華南師范大學聯合舉辦高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156名高中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師赴廣州開展“沉浸式”研修。此次研修課程內容豐富,包括政策理論解讀、命題規律研判等方面。參訓教師還走進廣雅中學、黃埔軍校等地實地學習,收獲頗豐。有教師在心得中表示:“取經既成,歸來后將御風以翔,破浪以飏;新程開啟,備戰中當且行且思,仗劍行遠。”
這是南安優化教師結構的一個縮影。面對教育發展新形勢,南安以制度為綱,先后出臺《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指導意見》《初中“壯腰”專項培訓實施方案》等文件,探索開展師訓與教研整合的研訓一體化教師教育新思路、新模式,通過內引外聯研修、高校訂單培訓、名師跟班培養等形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項培訓,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同時,委托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浙江蕭山基地、華南師范大學等高校、機構,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活動,邀請省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南安開設講座,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火車跑得快,還得車頭帶。南安要打造精干之師,除了一線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升,教育領軍人才也不能少。為壯大名優隊伍,南安出臺《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工作室建設與管理意見(試行)》《中小學名教師培養方案》等文件,啟動小學幼兒園名優教師引領工程,大力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等名優教師培養工程,通過統籌規劃名師培訓,定期開展南安市級及以上教學名師、學科教學帶頭人、名班主任及骨干教師等名優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的選拔與培養,著力打造一支基礎教育領軍人才隊伍。
通過層層選拔與重點培養,全市已構建起由正高級教師、省級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泉州市級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及南安市級名優教師組成的梯隊化人才隊伍。2024年以來,全市新增各級各類名優骨干教師超過1300人次,一支基礎教育的領軍方陣正在形成。
完善保障體系激發隊伍內生動力
強教必先強師,興教必先興師。要留住優秀教師、激發隊伍活力,完善的保障體系不可或缺。為此,南安從精神激勵、待遇保障、減負減壓等多方面入手,推出一系列惠師舉措,切實提升教師的職業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
在精神激勵方面,南安每年定期公布表揚一批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并對受表揚教師、教育工作者予以激勵;同時,精心組織教師節座談會、退休教師榮休儀式、新教師入職宣誓、“我與我的老師”作品征集、“教師風采”短視頻征集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扎根教育,增強職業認同感。
在待遇保障方面,南安建立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與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同步調整的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全市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落實《南安市強師惠師八條措施》,完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制度,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班主任津貼,參照公務員規范津補貼發放辦法同步調整發放教師津補貼,并全部納入市財政預算予以保障;績效分配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重點向一線教師、名優教師、班主任和特殊崗位教師傾斜。
為給教師“減負松綁”,讓教師能心無旁騖投入教育教學工作,南安制定下發《關于健全中小學教師減負長效機制的通知》,大力推進清理整治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行為、清理整治涉教督查考評及進校園事項,統籌精簡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文件會議、報表信息平臺、競賽項目等,并嚴格審核、向社會公布“進校園”“涉教督檢評考”項目清單,清理規范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切實為教師減輕不必要的負擔。
從引進錄聘教職工壯大人才隊伍,到加強隊伍建設打造“領軍方陣”,再到完善保障激發內生動力,南安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成效斐然。未來,南安將持續發力,不斷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為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教育強市建設邁向新臺階。(記者 王菲娜 見習記者 康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探訪城鄉融合的永春之路:新韻·新事·新風2025-10-2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