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日晚,晉江大型新編傳奇木偶劇《一鶴“飛”》在杭州市紅星劇院驚艷亮相,參演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該劇實現多重歷史性突破,更斬獲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榮譽。
據悉,本屆戲劇節涵蓋20個戲曲劇種及話劇、歌劇、舞劇等不同戲劇藝術門類的30臺優秀劇目在杭州各劇院輪番上演,《一鶴“飛”》是全國唯一入選的木偶戲劇目。
《一鶴“飛”》還是中國戲劇節創辦38年來首個參演的木偶戲,填補了中國戲劇節史上木偶類劇目“零入圍”的空白,也是福建唯一入選劇目,實現晉江作品首次登上中國戲劇節舞臺的突破。
《一鶴“飛”》以江湖藝人楊一鶴的荒誕悲劇為核心。楊一鶴輕功卓絕,卻被官員借太后壽誕之名捧為“仙鶴”,最終被迫登上70米高塔,“飛身獻壽”而殞命。
“創作這部劇的初衷,是想警醒自己、警醒世人。楊一鶴悲劇的根源是他在名利場中逐漸迷失自我。他原本是一個清醒知道‘一鶴只會輕功,不會飛’的江湖藝人,卻迷失在金錢、虛職和眾人吹捧中,最終無法回頭。”編劇王羚介紹,這出戲像一面多棱鏡,從不同角度看,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模樣,“希望每個觀眾都有不同的感悟。”
“表演人員都很年輕,讓我們看到,木偶劇這項非遺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我覺得十分欣慰。”戲劇愛好者張女士表示,劇目情節雖帶荒誕感,卻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全劇以七場緊湊而富有張力的戲幕精彩呈現,巧妙糅合了南派掌中木偶的細膩技藝與當代舞臺美學的創新理念。導演傅磊表示,相比以往執導的話劇、兒童劇等,木偶戲的最大挑戰是讓木偶擺脫道具屬性,成為有靈魂的角色。
“通常排練一部普通劇目只需20多天,這部戲卻用了兩個多月。”傅磊透露,僅僅是讓木偶完成“喝酒”這樣的細節動作,就需搭建機關、演員反復磨合操縱節奏,“一分鐘的木偶戲,有時要付出數倍于話劇的排練時間”。正是這樣的精細打磨,讓《一鶴“飛”》既保留了傳統木偶技藝的靈動韻味,又賦予現代舞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與震撼感。
據了解,中國戲劇節始創于1988年,每兩年舉辦一屆,是我國戲劇藝術領域最高規格、最高水平的活動,也是培養戲劇人才、推動創作創新、展示全國優秀戲劇成果的重要平臺。
?。ㄓ浾邨铎o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