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首輛非遺主題公交車——非遺奇遇巴士正式發車。
該巴士車身噴繪著廈門非遺"農民畫"代表作:婉轉的南音、靈動的布袋木偶、豪邁的拍胸舞、喜慶的龍虎燈、嗨翻天的中秋博餅……一幅畫便裝下濃郁的閩南煙火氣。
車內以春、夏、秋、冬為主題,陳列著風獅爺、春仔花、閩南磚雕、紙塑、龍虎燈等非遺作品和文創。老手藝遇上新設計,千年閩南文化在座椅間"流淌"。
車窗貼有"24節氣原創音樂"二維碼,目前已上線12首(對應12個節氣),掃碼即聽非遺與自然的對話,讓耳朵也"沉浸式"體驗閩南美學。
平時,它就是你熟悉的51路公交車,穿梭在鷺島街頭,可能在你等車的站點悄悄出現;周末,它將化身"非遺巴士",載著市民直奔廈門各區的非遺點、工坊、傳承人工作室!
51路公交路線〈廈港公交場站——郵輪中心碼頭〉
上行:廈港公交場站→外貿新村→思明區政府→海濱大廈→輪渡公交場站→大同小學→眼科醫院→斗西路口→袁厝→普利大廈→天湖苑→白鷺洲公園→外國語學校→市政府西→濱北中行→東渡狐尾山→郵輪中心碼頭
下行:郵輪中心碼頭→雙獅南路→東渡→東渡狐尾山→濱北東渡→濱北中行→建興路→白鷺洲公園→天湖苑→普利大廈→袁厝→美仁宮→斗西路口→眼科醫院→開禾路口→鷺江道→輪渡碼頭→和平碼頭→廈港公交場站
"非遺奇遇巴士"2025年10月發車,運營時間工作日每天6:45-19:00,周末開展非遺研學游,即將啟動12場非遺研學。截至年底,將安排珠光青瓷燒制、漆線雕盤線、龍虎燈彩繪、珠繡縫制等體驗,親手做非遺、跟傳承人學手藝。具體時間/線路,可關注鷺城巴士官方平臺獲悉。(通訊員 黃哲 劉舒 記者 劉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