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質檢院正式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并獲批“集美低空飛行測試基地”空域。
這標志著該院成為省內唯一具備無人機運營資質和低空飛行測試空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具備合規開展無人機飛行測試的基本條件。
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低空飛行器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隨著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領域首部專門行政法規《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臺,低空飛行活動的開展有了法律依據。然而,無人機生產企業在產品初期試飛階段仍然面臨著飛不起來、飛不順暢的痛點,試飛場地少、空域申請難是其中的核心難題。
“根據《條例》規定,使用除微型以外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飛行活動的單位,應當取得運營合格證,并依法申請空域使用許可。”業內人士介紹。因此,當前無人機企業在每次試飛時,都需要經過UOM平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申請、飛行計劃報備、飛行執行幾個階段,審批流程長,而且經常因為空域沖突等原因無法獲批。市質檢院此次通過申請獲批長期飛行空域,不僅可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可用的測試空域,也將大大縮短企業申請試飛的時間周期,申請試飛的時間周期由5天縮短到1天。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集中申請長期空域用于低空飛行測試的探索,填補了福建省內低空飛行測試服務的空白,將有效緩解區域內無人機研發企業的試飛難題,為本地及周邊無人機企業提供合規、高效、專業的飛行測試環境和服務,助力研發驗證與產品迭代提速,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鏈協同發展。
據了解,市質檢院集美低空飛行測試基地擁有1.6公里直線測試跑道(在建),獲批測試空域面積約有300萬平方米。目前,該院正在積極籌備建設“廈門市低空飛行器質量安全檢測與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未來該平臺將集整機性能、通信安全、動力系統、航空材料及復雜環境測試于一體,深化全省低空經濟布局,協同技術攻關與標準制定,強化新型無人機性能測試與適航認證,并依托空域開展多場景飛行驗證,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區域低空經濟創新高地。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黃志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助力視弱群體暢行 公交視弱輔助系統2025-10-16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