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廈門文旅市場“熱辣滾燙”。昨日,市文旅局發布的“成績單”顯示,廈門21家A級景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12.37%,其中,園博苑、鼓浪嶼、方特旅游區、惠和石文化園同比增長較多。
數據顯示,國慶中秋長假期間,紅色旅游、文博非遺、入境游成為新亮點。“中國紅”飄揚鷺島,廈門發布1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園博苑舉行“我愛你中國——2025廈門市迎國慶群眾大聯歡”,萬名市民游客同唱紅色經典;中山路、鼓浪嶼等全市商圈、景區同步開展國慶主題活動,愛國旋律響徹城市角落;胡里山炮臺、破獄斗爭紀念館、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等紅色景點迎來客流高峰;市博物館、華僑博物院推出抗戰主題展,市民游客在踏尋紅色記憶中度過一個充滿家國情懷的國慶假期。
文博非遺在創新中煥新“出圈”。央視《非遺里的中國·廈門篇》帶火廈門特色非遺,“嶼見閩南·時光幻境”景區日客流峰值達1.1萬人次。2025年中國廈門中秋旅游嘉年華燃動博餅熱潮,全市1000多個博餅點人氣爆棚,僅中山路打卡點互動人數就超70萬。市博物館推出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創新沉浸式喜劇劇本游,進館人數同比增長68%。國潮文創銷售火爆,白城沙灘“成功有禮”鄭成功文創專營店假期銷售額達日常3倍。
廈門持續鞏固國際文旅吸引力,成功躋身海外游客中國游“過中秋”熱門城市前五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外國游客最喜愛“中國游”目的地前十名及全國旅游目的地搜索量前十名。馬來西亞、韓國、澳大利亞等多國游客紛至沓來,國際郵輪也帶來眾多境外游客,“領航星”號、“招商伊敦”號先后到訪,2100余名境外游客登岸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中秋佳節和“廈門限定”的博餅盛宴。
藝術活動燃動全城。廈門精心策劃100余項超千場文化活動,推動優質文旅資源向景點、商圈、街區、公園等熱點區域延伸。中山路8天不間斷的光影秀等活動,使其成為“人氣擔當”;園博苑的夜游燈會與駐場演出,客流量同比增長52.64%;鼓浪嶼鋼琴藝術周吸引11個國家的近百位國際音樂人齊聚“琴島”,鼓浪嶼連續4天游客船票售罄;黃厝海灘“晨光音樂會”等活動多點開花。
演藝經濟亮眼。王源演唱會在白鷺體育場火熱開唱,4萬余名“小湯圓”齊聚鷺島,超60%觀眾在廈游玩3天以上。“五月天公仔空降廈門”“乘地鐵唱游廈門”“歌迷專屬鐺鐺車”“文旅點歌臺”等相關寵粉活動多次登上熱搜。
文旅體商深度融合釋放消費活力。據悉,廈門推出116項雙節專屬“票根經濟”優惠措施,舉辦170多場促消費活動,發放超千萬元文旅商消費券,推動業態跨界聯動,激發市場消費活力。大悅城“哈利·波特”“小黃人”主題IP展、中山路“PEPE 蛙”卡通展人氣爆棚;廈門科技館“流動科技館”、方特樂園“煙花+無人機”秀、“Visionwalk中華電影院VR實驗空間”等數字文旅項目趣味十足。CMS廈門車展、子魚動漫游戲節、海峽兩岸(廈門)汽摩超級聯賽等大型展會賽事同步“登鷺”,成功催熱“逛展游”。此外,休閑度假成趨勢,濱海親水項目接待游客同比增長57.5%,鄉村游漸成風尚。
(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 鄔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