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位于狐尾山市氣象局園區內的廈門市青少年天文氣象館經過全面重裝升級后揭牌開業,同步啟動“氣象智匯 減災同行”科普活動,為市民帶來一場“可看、可玩、可學”的科學盛宴。
廈門市青少年天文氣象館始建于2004年,多年來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科普模式,持續面向學校、社區開展氣象天文宣傳,已成為市民探索天空奧秘、學習防災知識的重要窗口。如今重裝升級,更是讓科學體驗迎來“大變身”。
走進場館一層,“氣象探秘”與“天文溯源”兩大主題展區讓人眼前一亮。在這里,觀眾可以通過精致的實物模型看清大氣分層結構,跟著多媒體演示畫面追溯水循環的“旅程”,還能操作互動裝置,解鎖天氣預報背后的“密碼”。在天文展區,從標注著關鍵節點的宇宙年表,到還原古代觀星場景的渾天儀模型,再到能近距離觀察的行星模型,一步步引導著觀眾探索浩瀚宇宙奧秘。
場館二層聚焦“防災科普”,緊密結合廈門臺風、暴雨多發的實際情況,設置多個實用的互動展項。觀眾可通過沙盤模型認識地形與氣象的關聯,在闖關游戲中學習不同災害下的避險技巧,在趣味體驗中強化防災意識、提升應急能力。“這次修繕堅持‘利舊更新’,不僅讓展廳和展品全面升級,圖文信息也緊跟時代步伐,互動體驗感大幅增強,整體展陳水平和科普效能都邁上新臺階。”廈門市氣象服務中心主任吳健介紹。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林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