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新認定100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福建省石獅市休閑服裝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名單。這是石獅市繼紡織印染、海洋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入選省級集群后,在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石獅以紡織服裝產業立市,擁有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作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核心板塊,石獅市休閑服裝產業集群在休閑裝、童裝(校服)、職業裝等細分領域占據全國領先地位,印染環節年產能高達45億米,成衣加工領域的年產梭織針織服裝超8億件,童裝超2億件,休閑服裝全國市場占有率持續領先。2023年4月,石獅市被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稱號,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福建石獅:當紡織遇上“智造”》為題,重點報道了石獅產業數字化轉型工作。
堅實的產業基礎,離不開前瞻性的政策引導和精準滴灌。近年來,石獅市先后出臺《石獅市支持民營制造業龍頭企業引領發展若干措施》《石獅市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若干措施》《石獅市招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梯度培育、金融支持、技術創新等多維度發力,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構建“創新型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國家級‘小巨人’”的梯度培育鏈條,集群內創新主體活力迸發,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60家。
在產業鏈供應鏈的建設方面,石獅市休閑服裝產業集群已形成從“一根線”到“一件衣”再到“全球銷”的完整生態。上游匯聚了各類原輔材料供應商,中游依托三大印染集控區華寶、祥華等44家企業實現高效織造,下游則坐擁石獅服裝城等亞洲級重要專業市場,并培育出青創城等12個新興網批市場,電商競爭力位居全國縣域第三。為進一步強化全鏈條服務支撐,石獅引進高端服務平臺以激發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與乘數效應,與中紡聯聯合建設“一館一院一中心”,從檢驗檢測、技術研發、服飾展示、科普教育四個維度提供系統綜合服務,覆蓋園區乃至全省紡織鞋服、箱包、輔料和配飾等產業。目前該平臺已深耕石獅15年,其中的檢測中心更是成為中紡聯檢集團業務量最大的檢測中心。
創新是驅動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記者了解到,石獅市休閑服裝集群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依托各類高水平創新平臺,累計獲得發明專利207件,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團體標準10項。中紡聯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為超萬家企業提供權威檢測認證,推動產品質量對標國際。數字化轉型更是石獅產業集群最鮮明的特色。作為全國首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石獅依托工信部5G工廠、人工智能應用案例等試點示范項目,集群加速向數字化轉型。如信泰(石獅)科技建設的5G全鏈接工廠,實現訂單交付周期縮短40%;德奧針織“5G應用及AI視覺驗布解決方案”推動缺陷檢出率達90%,準確率較人工提高30%以上,入選國家級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深度融入集群血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13家。如國際輕紡城等園區光伏項目年發電量達千萬千瓦時。此外,積極探索循環經濟模式,建立紡織廢棄物回收體系,將邊角料、廢舊衣物轉化為再生纖維等產品,百川彩紡自主研發的“廢舊PET再生無水著色紡絲織造技術”成功入選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第一批長絲織造行業節能減排綠色技術推薦目錄》。
開放合作是石獅服裝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連續舉辦25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2025年中國(石獅)國際紡博會通過“直播探店+品牌秀”觸達全球市場。石獅服裝城成為中國五大服裝跨國采購基地之一,青創網海外版、Deep Seek大模型等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帝牌、HOTSUIT等品牌借跨境電商拓展“一帶一路”市場,MaisonMai等設計師品牌亮相巴黎時裝周,2024年集群外商直接投資額達268.53萬元,主導產品出口貿易額68.12億元,增長率達186.45%。(記者 周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