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是不是得青光眼了,眼睛是不是快瞎了?”吳女士(化名)一到醫院就緊張地詢問,原來她1天前出現雙眼發紅、疼痛、視物模糊并伴有頭痛,上網查找資料后懷疑自己患上了青光眼,焦慮不安地前往泉州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經檢查,吳女士確診為雙眼彌漫性角膜上皮損傷,并非青光眼,在詳細追問病史后,找到了導致她眼部問題的真兇——竟是她最近使用的美容按摩儀。

市場上的美容按摩儀主要通過高頻振動、光電熱等原理發揮作用,有些機器帶有眼部護理功能,雖然是按摩眼周,但不正確的操作也會損傷角膜。
醫生科普:角膜損傷的典型表現
角膜是眼球最外層的透明組織,富含感覺神經末梢,因此特別敏感。角膜上皮損傷的典型癥狀包括眼紅、疼痛、畏光、流淚和視物模糊。這些癥狀與青光眼有相似之處,常導致患者誤判。但青光眼多因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所致,而角膜上皮損傷則是角膜最表層的保護層受到了物理或化學性的破壞。章小華醫生表示,患者角膜上皮損傷主要是按摩儀高頻震動時機械性摩擦和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眼球所致 。經過積極治療,1周后患者角膜恢復透明,視力也恢復了正常。

注意以下安全隱患
很多人認為“避開眼球直接按摩眼周就安全”,美容按摩儀傷眼,多是由于產品設計缺陷和使用習慣不當共同導致,核心隱患集中在三點 :
1. 物理接觸:震動+探頭藏隱患
多數美容按摩儀依賴震動或旋轉,部分探頭邊緣有棱角,微電流款金屬探頭硬度高。按摩眼周時,高頻震動易讓探頭偏移,刮擦角膜造成劃傷。
2. 距離誤區:眼周3毫米是“紅線”
眼周皮膚脆弱,若按摩貼近睫毛根或眼瞼,探頭震動范圍會擴散。以1.5厘米直徑探頭為例,震動波會傳導至眼球,長期易磨損角膜上皮。
3. 環境影響:睡前操作風險上升
睡前昏暗環境下視線差,閉眼按摩難控探頭位置,察覺刺痛時角膜多已受損。邊看手機邊操作會分散注意力,進一步增加眼部受傷概率。
如何正確使用美容按摩儀
1. 選對產品:認“眼周專用”
優先選標有“眼周適用”的產品,其硅膠探頭圓潤、震頻力度弱化。避開金屬探頭、無檔位或低檔仍劇烈的產品,眼面兩用款需確認“眼周模式”獨立且溫和。
2. 控時控距:距超3毫米,時不超5分鐘
距離:探頭離眼瞼邊緣至少3毫米,僅作用眼眶骨皮膚,遠離睫毛根部、眼角。
時間:單眼≤2分鐘,雙眼合計≤5分鐘,中途暫停1~2次。
3. 注意環境:亮燈操作,不緊閉眼
室內保持明亮,不全閉眼(留縫感知探頭),覺偏移或不適立即停。不邊看電子設備邊操作,集中注意力。
溫馨提醒:使用按摩儀若不適,需及時就醫
美容的前提是安全,眼周護理更是“細活”。與其依賴美容儀的“強效模式”,不如先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畢竟比起暫時的細紋,健康的角膜和清晰的視力,才是顏值的“底色” 。章小華醫生提醒,如果在使用美容按摩儀或任何護眼產品后,出現持續的眼紅、眼痛、視力下降等不適,切勿揉眼,應立即停止使用并盡快前往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就診。眼睛是極為重要且敏感的器官,任何損傷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在出現眼部不適時,務必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訊員:吳斌斌 章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