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這座充滿千年古韻的世遺之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流淌在城市血脈里的珍貴記憶。
“AI無界·藝術共生展——2025世遺泉州AI藝術展”,以科技為筆、創意為墨,讓泉州非遺在數字維度中煥發全新生機。
走進展廳,一幅幅以非遺為靈感的AI繪畫作品撲面而來,每一幅都承載著傳統與現代碰撞的驚艷
AI以夢幻筆觸
重塑的泉州花燈
記憶里,泉州花燈總是與節日的喜慶相伴,精巧的工藝勾勒出濃濃的年味。而在數字藝術的加持下,這盞非遺花燈掙脫了實體的束縛,在超現實的氛圍中綻放出童真般的絢爛色彩,仿佛將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花燈夢境。


梨園戲·煥新
國家級非遺“梨園戲”的獨特魅力在AI畫作中緩緩鋪展。AI通過深度學習梨園戲的服飾肌理、妝容細節與舞臺韻味,精準塑造出戲中群像。傳統戲曲的寫意之美與唯美意境,在數字光影的渲染下煥新呈現,那些曾在戲臺上演的悲歡離合,此刻以更具沖擊力的視覺形式定格,讓即便不熟悉梨園戲的觀眾,也能瞬間被這份古典雅致所打動。


惠女·印象
以“惠安女服飾”為核心意象的作品,則用色彩與構圖演繹出非遺的全新魅力。藍黃主色調精準呼應惠安女標志性的衣飾,色彩的大膽碰撞與抽象的構圖設計,既生動還原了惠女群體在海邊開展儀式的經典場景,又以獨特的數字藝術語言,為傳統非遺賦予了充滿現代感的視覺韻律,讓惠安女文化以更潮流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


木偶頭·孫悟空
參考泉州非遺木偶頭技藝創作的作品,堪稱傳統與數字碰撞的經典。AI運用濃艷的油彩重塑美猴王形象,面部色塊如同戲班臉譜般鮮明,眉眼之間更是精準復刻了木偶的靈動神韻。當非遺木偶藝術遇上數字創作,奇幻的藝術張力撲面而來,讓人看到傳統木偶在科技賦能下的無限可能。


煙火蟳埔
“蟳埔女”文化主題作品前,市井煙火氣與非遺風情完美交融。畫面中,蟳埔女特色的頭飾、服飾與充滿生機的市井場景相互映襯,AI細膩地捕捉到蟳埔女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將非遺文化里的煙火溫度與深厚人文底蘊傳遞給每一位觀者,讓人感受到這份非遺不僅是一種文化符號,更承載著一方百姓的生活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