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5分鐘生活圈”,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鯉城區浮橋街道全面鋪開試點建設工作,引導各社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在“圈”內盡享教育、醫療、養老、文體活動等公共服務,真正做到家門口的“一站式生活”。
在浮橋街道坂頭社區的宣傳欄上,一張手繪地圖火了,路過的居民常常駐足觀看。這張地圖正是社區制作的“15分鐘生活圈”導示圖。

“在這張地圖上,所有服務站點的方位、距離都一目了然。”坂頭社區居委會委員吳麗群介紹,以社區居委會為中心,2分鐘能走到超市、幼兒園、休閑廣場、社區戲臺、閩南生態文化點;3分鐘步行可達社區文體中心、燈光球場;10分鐘能到坂頭社區便民市場。“15分鐘步行可達的范圍內,基本配套一應俱全,教育、醫療、購物、文化休閑基本都可以滿足。”吳麗群介紹道。
在坂頭社區打造的“15分鐘生活圈”中,社區居民的各種需求都被綜合考慮到。社區居委會所在地一樓是浮橋街道坂頭社區衛生健康服務點,居民可到這里就診看病,老年人還可以免費享受量血壓、測血糖等醫療服務。
3分鐘步行可達的社區文體中心則是社區老年人和孩子們的樂園。一樓為泉州市首家愛心食堂,由愛心人士、鄉賢共同發起創辦,凡是7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到食堂免費享用午餐和晚餐;三樓的青少年活動中心設有百姓書房、綠色網吧、青少年科技工作室,是社區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
社區內還有三處閩南生態文化點——坂頭洋樓、吳茂華宅、坂頭宅仔古大厝,這三個地方被修復后,成了社區居民了解、體驗閩南文化的好去處。
在坂頭社區,全民健身氣氛濃厚,社區里配備了氣排球場、燈光球場、健身路徑,各種健身設施更是隨處可見。“現在社區到處都有健身場所,非常方便老人鍛煉。”居民吳奎治介紹道,她每天晚上都會和姐妹們相約到休閑廣場跳廣場舞。此外,社區戲臺也是居民們的“最愛”,每到重要民俗節日,大家都聚到這里觀看各類演出。
“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得益于公共服務設施的建成和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2016年以來,浮橋街道先后建成4個城市多功能運動場,包括1個能容納2000名觀眾的籃球場;建設1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個百姓書房,2個青少年社會教育中心,5個未成年人活動中心;還有科技工作室、非遺傳承點等,形成一張張居民“家門口”的便民服務網。
大到醫療、文化、體育,小到買菜、吃飯等各類生活所需,步行15分鐘就能搞定,這就是“15分鐘生活圈”,也是浮橋各社區居民的“幸福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