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8日訊 他是一名拾荒的流浪漢,在泉州市九一街附近已“客居”兩三年了,矮小的身材卻套在一件寬大過膝的外套里,頭發臟亂、滿臉的胡須,身上總是有一股難聞的異味。
三天前,鯉城公安分局的民警沈姐向他承諾,就在這個屋檐下等,她一定會把親人的消息帶給他……前天,當沈姐帶著男子家人趕來時,他正守在那個屋檐下,等候著消息。

幫助流浪漢找到親人的沈姐
【第一幕】
女警的承諾:一定幫拾荒男子尋家人
沈姐是鯉城公安分局的民警,本月15日傍晚6點多,身著便衣的她正在九一街口鯉城區婦幼保健院附近等孩子下課。這時,一對相聊甚歡的人吸引了她的注意。
沿街一家店面屋檐下,一位衣著整潔的老伯和一位流浪漢在聊天,流浪漢旁還立著一輛锃亮的新三輪車。老伯叫劉賢濤,今年78歲,通過兩三分鐘的交流,劉老伯告訴沈姐,這個流浪漢很可憐,在這附近以拾賣廢紙皮、舊瓶子為生,有兩三年了。不久前,流浪漢丟了拾荒用的舊三輪車,哭得別提有多傷心了。
這個流浪漢,身上有著一股異味,個頭只有一米五,瘦小的身子套在一件寬大的灰色外套里……
男子說起話來始終斷斷續續的,讓人聽不清。作為漳州人,沈姐能依稀辨清男子有些漳州口音。沈姐讓男子寫下名字,男子立即端正地寫下“曾森坤”三字,同時,還寫出了哥哥的名字。
“還是在這里等我,明天,我一定會幫你找到家人。”沈姐向男子做出承諾。

曾森坤站在屋檐下正癡癡守候著
【第二幕】
癡守的拾荒者:流浪五年卻一眼認出堂哥
前天上午,沈姐通過戶籍檔案,了解到這個流浪漢名叫曾森坤,已經39歲了,來自漳州龍海。曾森坤的家人曾報警尋人,沈姐輾轉多次,終于與他的家人取得聯系。前日中午,曾森坤的堂哥曾井泉從廈門開車來泉州。
前天中午12時許,天還下著雨,沈姐陪著曾先生趕來九一街,沒想到,曾森坤正老老實實地守在約定的屋檐下,眼巴巴地四處張望。乍一眼看到穿著警服的沈姐,他先愣了一下,但看到曾先生,立即叫了一聲“曾井泉”。曾先生也一眼認出這個蜷縮在地上的流浪漢就是自己的堂弟。
分隔五年,曾森坤吐露了多年的委屈。他告訴堂哥,他原本舊的三輪車被偷了,他攢下600元才買了這輛寶貝新車。從此,他吃住都在三輪車上。他已經不記得什么時候、怎么來的泉州。
街坊們告訴曾井泉,因為曾森坤一直在附近流浪,好心阿婆給他送過被子,熱心路人給他送過吃的,還有一位好心的收垃圾老板,不管他撿來的垃圾多少,每次都會拿出5塊錢來收……曾先生很想帶著弟弟向這些好心人道謝,卻不知從何找起。
【第三幕】
遲到的一炷香:
母親念念不忘的兒回家了
據曾井泉介紹,失蹤前,堂弟曾森坤在老家的一家造紙廠打工,2011年5月,堂弟與工友去廈門玩時走丟。家人在漳州、廈門都報了案,親戚朋友找遍了廈漳兩地,貼了上千張尋人啟事……正當家人幾乎要放棄時,突然傳來堂弟在泉州的消息。
前天下午傍晚5點多,親人們把曾森坤和那輛三輪車一起帶回了漳州老家。途經漳州薌城區時,還給曾森坤買了套新衣服換上。一到家,左鄰右舍都來看望,吃過晚飯,還去理了頭發。
五年流浪,曾家早已變了模樣:姐姐出嫁了,母親過世了。曾森坤的親哥哥說,在最后的日子里,母親很想出去找這個小兒子,可惜腿已經走不了,時常念叨著“這孩子怎么還不回來。”后來,新房子裝修好,僅存的老房子也漸漸退出了家人的記憶。
回家的第一晚,曾森坤是在哥哥家住的。對于未來,他想找份合適的工作自力更生,等再過兩天,他想去一趟祖厝,給沒能見到最后一面的母親,上炷香。(海都記者 陳瑩鈺 黃曉蓉 王金淼 通訊員 王盼陽 蔡玲艷 文/圖)
感謝信
有愛的
泉州人和民警
謝謝你們
2016年3月16日,我們接到沈警官的來電,告訴我們走失5年的弟弟曾森坤找到了。我們懷著將信將疑的心情,當即來到泉州,在沈警官的帶領和幫助下,我們和弟弟見面了。
能和失散多年的弟弟重逢,我們整個家族都萬分的喜悅和感恩。弟弟能回到日夜思念的親人身邊,他也萬分的高興。感謝沈警官細致的工作精神和泉州厝邊的幫助,一個不起眼的流浪漢——我們的弟弟,才能和親人重逢。弟弟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都很好,感謝泉州好心厝邊送他被子和吃食。
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我們的感謝和敬意,謹以此信表示感謝!感謝沈警官!感謝曾給過曾森坤幫助的泉州厝邊!
森坤的哥哥:曾森根
堂哥:曾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