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澤區開展物業管理“四升一降”專項行動以來,豐澤街道立足經典名門小區良好的物業管理基礎,緊扣“黨建共建、事務共議、服務共抓”主線,以多方協同治理新格局推動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再上新臺階。
建強“三支隊伍”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建強“小區支部+紅色業委+紅色物業”三支隊伍,樹牢黨建引領主心骨,推動黨的組織體系與小區治理深度融合。
建強小區支部。搭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組織架構,把黨的組織建到居民家門口。黨支部書記“一肩挑”擔任業委會主任,統籌小區治理全局。精選8名有公心、有熱心、有責任心的黨員擔任樓棟長,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快速響應群眾需求,實現“服務零距離”,小區黨支部獲評豐澤區“五好”小區黨支部。

小區近鄰治理公示牌
選好紅色業委。采取“主動推、找準人、勤溝通”模式,廣泛吸納社會賢能依法依規參選,持續選優配強業委會。現有11名業委會成員,其中黨員6人,涵蓋機關干部、律師、醫生、退役軍人等多個領域,憑借專業素養和責任擔當,成為聯結黨群、協調各方的關鍵力量。

小區黨員活動室
打造紅色物業。指導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福建太平富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黨支部,由公司董事長兼任支部書記,推動“黨建入章”,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管理和服務各環節,讓黨建成為推動物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實施“三事層解”
梯次發力破解群盼
建立“日常事四方共商—公共事大物業聯動—疑難事黨建協調破解”的分級分層議事協調機制,不斷提升“解題”效率、縮短治理鏈條。

四方聯席會
“四方聯席”解日常事。針對小區物業管理日常事務,由掛鉤小區科級干部牽頭推動,組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四方聯席”協商自治,適時邀請“三官一律”下沉指導,累計化解高空拋物、噪音擾民、焚燒金紙等糾紛21起,化解率100%,群眾滿意率持續攀升。
“大物業聯動”辦公共事。針對公共收益監管、雙章三審等涉及多個小區、多數業主的共事要事,街道或社區每季度召集轄區物業經理、業委會代表召開大物業聯席會,通過政策解讀、經驗交流等形式推動上級部署高效落地。

加裝高清仰拍監控,提升小區安防建設
“黨建協調”破疑難事。對街居層面難以解決的復雜問題,提級至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專題研究。累計召開3次協調會,聯動職能部門解決消防無水改造、鄰里中心設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等疑難問題11項,打通小區治理“堵點”。
開展“三個活動”
凝聚睦鄰善治合力
以“三亮”活動深入挖掘近鄰服務資源,探索構建“黨員+物業+居民”三方聯動的睦鄰服務網絡,實現“需求小區解決、服務鄰里供給”的共治新格局。

黨員近鄰服務隊入戶征集“微心愿”
黨員亮身份。深化“雙報到”機制,187名在職黨員主動亮明身份,發揮“近鄰對門”優勢,動態征集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等群體“微心愿”16條,通過實事聯辦、資源共享,切實解決居民關切的各類問題。
物業亮承諾。指導物業服務企業太平富邦向業主公開承諾,完善《經典名門管理規約》,梳理10項物業服務清單。設立“物管監督群”“紅色議事廳”2個訴求平臺,推行“業主下單、物業接單”模式,累計服務業主超220人次,相關做法獲小區業主廣泛認可。
居民亮專長。引導小區業主樹牢“主角”意識,通過“叩門走訪”梳理102項居民專長,先后組建水電志愿隊、困難幫扶隊、法制咨詢隊、文藝表演隊等5支“能人”隊伍,帶動居民主動參與小區“微服務”和自治管理,變“各自為政”為“齊抓共管”。
推動“三大變化”
不斷提升小區品質
聚焦小區安防建設、居民出行、設備管養等民需民盼,統籌協調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著力加強小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可見可感”的品質提升獲得業主一致好評。
消防系統從“癱瘓”到“達標”。針對困擾居民多年的消防系統癱瘓問題,經多方溝通協調,投入改造資金188萬元,系統性更換消防管道3000余米、消防栓45個、煙感報警器280個,全面恢復消防給水功能,順利通過消防部門驗收,為居民構建起全天候的安全防護屏障。
車輛充電從“雜亂”到“有序”。科學劃定3處共計600平方米的電動自行車固定停放區,可容納車輛200輛,從空間布局上破解亂停亂放難題;同步投入15萬元增設460個智能充電設備,使小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與充電端口配比達1.9:1,根治飛線充電頑疾。
老舊電梯從“頻修”到“暢行”。聚焦故障頻發的老舊電梯,分批推進改造,累計投入35萬元實施核心部件更新與系統升級,電梯運行穩定性大幅提升,年節約維修資金約10萬元,讓居民出行更安心、更便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探訪城鄉融合的永春之路:新韻·新事·新風2025-10-2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