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霞美鎮四甲村黨報收藏館建成投用。收藏館內這批跨越70多年的黨報珍品,不僅讓村里新增了紅色文化陣地,更成為村民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的鮮活載體。
記者在四甲村黨報收藏館看到,一張張報紙整齊地陳列在展板上,“讀黨報學黨史感黨恩”等紅色標語裝飾其間,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撲面而來。
“你看,這張報紙上有‘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的報道,這張報紙則刊登了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報道……這些報紙記錄了中國的重要歷史節點。看著這一張張報紙,感覺歷史就在眼前,特別有意義。”現場,不少老黨員駐足在報紙展板前,討論著報紙上的歷史故事,不時發出感慨。
記者了解到,這個收藏館展出的黨報均由四甲村賢達、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傅志雄無償捐贈。今年49歲的他是一位“藏報達人”,從初中時期開啟集報生涯后,就經常和全國各地的集報愛好者書信往來、交換報紙,所集報紙與日俱增。目前,傅志雄的藏報涵蓋清代至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類報紙1萬多種、3萬多份。
“黨報是記錄黨的歷史、傳播黨的聲音的重要載體。每一份報紙都記錄著時代的記憶,如果能在公共藏報館展出,就能發揮出它們更多的價值。”多年來,傅志雄始終心系家鄉發展,尤其關注鄉村教育與紅色文化建設。去年,得知四甲村要建設“黨建+”鄰里中心后,他便精心篩選出約2000份具有歷史意義的黨報,全部無償捐贈,助力黨報收藏館建設。“這些報紙涵蓋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的內容,每個版面都是時代浪潮的真實記錄。”傅志雄表示,為讓村民了解更多歷史故事,今后將定期舉辦不同專題的黨報展覽。
四甲村黨委副書記傅文燦表示,此次捐贈不僅為黨報收藏館建設提供了核心展品,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賢達反哺家鄉、助力紅色文化傳承的責任擔當。未來,四甲村將以黨報收藏館為陣地,定期開展“黨報共讀”“黨史宣講”等活動,讓這批紅色黨報真正“活”起來,成為滋養村民精神、凝聚鄉村發展力量的重要源泉。(記者 賴香珠 李想 通訊員 高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