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林梓昕)八月的安溪縣蓬萊鎮,青山含翠,清水潺潺,蟬鳴裹著茶香,清水巖的晨鐘與游客的歡笑聲交織成曲;不遠處的溫泉度假村里,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泡著溫泉,感受“山水養身”的愜意……近年來,安溪縣蓬萊鎮以“專精特新”為筆,緊扣“宋元中國·海絲泉州”文旅發展主線,將非遺、山水風光、民俗古跡、紅色研學串珠成鏈,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也讓文旅發展的“紅利”實實在在落到村民口袋里,走出了一條“景美、業興、民富”的共富之路。
專項筑基:項目落地激活“共富引擎”
發展文旅,規劃先行。蓬萊鎮成立全域旅游發展工作專班,像“繡花”一樣梳理資源、攻堅項目,讓“規劃圖”加速變為“實景圖”。清水巖度假村試營業、橘若文旅“清水慈杯”咖啡落地、蓬萊商會素齋館即將迎客,一個個項目的落地,不僅讓景區“吃住行游購娛”短板加速補齊,更直接為周邊村民拓寬了就業路。
除了“硬項目”,蓬萊更注重“軟文化”的深耕。通過聯動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舉辦世界清水祖師文化研討會、開展“巳巳瑞至好運‘蓬’”等主題活動,蓬萊不僅擦亮了“蓬萊仙境·清水佑民”的文旅IP,更架起了兩岸及國際文化交流的橋梁。同時,新加坡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展、“給‘荔’游園”等活動的舉辦,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參與,更讓蓬萊的“朋友圈”越擴越大,帶動僑胞返鄉投資,讓“文化交流”與“經濟共贏”同頻共振。
精品布局:全鏈升級繪就“共富畫卷”
文旅要“火”,既要“有看頭”更要“有玩頭”。蓬萊鎮以“精品化”為抓手,從“路線打造”到“營銷推廣”全鏈條發力,讓“山水人文”變成可觸摸、可傳播的“共富密碼”。
在全域旅游路線設計上,蓬萊溫泉度假村、石鏡山、登虎榜紅色基地等景點,推出精品旅游路線。在營銷模式上,蓬萊更抓住“微短劇+文旅”“直播+文旅”新風口通過短視頻大賽、AR導覽、攜程平臺合作等,強化“到安溪必到清水巖”的品牌效應。此外,蓬萊鎮還引入文創直播基地、文旅企業,開發平安卡、紀念幣等爆款產品,推動“流量”變“銷量”。
特色賦能:文創+農旅激活鄉村經濟
共富的關鍵在“惠民”。蓬萊鎮立足“一村一品”特色,讓“土特產”變身“金招牌”,讓“老手藝”煥發“新活力”,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端穩“旅游飯碗”。
在文創領域,蓬萊深耕“南國蓬萊”文化IP,推出涵蓋首飾、裝飾等主題鮮明、創意十足的文創伴手禮矩陣。在農旅融合方面,該鎮培育鶴前荔枝、龍居面線等“一村一品”,通過直播助農、研學工坊拓寬銷路。2025年,福建農林大學團隊以“直播+體驗”助農模式,為蓬萊荔枝打開線上新市場,帶動農戶增收。
創新驅動:業態煥新撬動共富新支點
共富的活力在“求新求變”。蓬萊鎮以“科技+場景”雙輪驅動,讓傳統景區變身“智慧體驗場”,讓文化故事“活”起來、“潮”起來,真正把“流量經濟”轉化為“留量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在智慧文旅領域,AR元宇宙、線上修行等數字項目吸引超25萬人次沉浸體驗;“直播+文旅”帶動線上購票量增長35%,清水巖抖音號粉絲激增;策劃清水文化相關微短劇,力求實現“以小切口引爆大流量”。在業態升級方面,清水巖溫泉度假村補齊“吃住行游購娛”短板,接待會議團隊37個,溫泉服務超5萬人次。同時,為促進重點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度假村B區別墅群建設將更注重融合鄉土特色,打造“宿在山水間、活在文化里”的一站式度假目的地,推動游客從“過境游”轉向“深度游”,讓消費留下來、效益提上來。
精雕細琢梳全景,秀美蓬萊迎客來。安溪縣蓬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蓬萊鎮還將充分融入新經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與旅游品質,持續將“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成“金山銀山”的發展優勢,爭取打造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爭當全域旅游新典范,讓文旅產業真正成為惠民共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