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第十八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以下簡稱“農訂會”)圓滿落幕。據統計,3天展期共接待客商及觀眾39380人次,同比增長7.6%;登記采購商605人,其中15個團組采購商477人;達成采供合作意向成交金額19.7億元,較去年增長8.2%。
在成功舉辦17屆的基礎上,精準的供需對接、強大的采購商團體,延續著農訂會的生命力。本屆展會緊扣“‘鏈’接兩岸‘貿’通內外”主題,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亮點紛呈:依托“南安優品(義烏)展銷中心”,邀請義烏采購團開展精準對接;整合“9·8”投洽會資源,組織農產品流通企業、商超、餐飲供應鏈等專業采購團參會;20個重點項目在泉州·酒泉農業經貿交流暨招商推介會簽約,計劃總投資61.07億元……
在推動兩岸文化融合與農業科技交流方面,本屆農訂會融合了高甲戲、畬族舞蹈等兩岸同源文化展演,以文化紐帶促進情感認同與產業協同,并設立“成功家宴”主題展區、非遺文旅展區,融合閩南飲食文化與鄭成功精神,助力泉州“世界美食之都”申創,設立臺灣農漁精品展區、泉臺農業融合成果展區,集中展示鳳梨、高山茶、高粱酒等臺灣特色農產品及合作成果,推動兩岸農業科技共享與合作。
在提升展會品牌價值、農業附加值方面,匯聚14家臺灣小吃、22家南安風味小吃的美食嘉年華,于展會前兩日延長開放至20時,有效激發夜間消費活力;配套舉辦的泉州市農產品產銷聯盟成立暨包裝創新設計大賽,連接產銷兩端,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創新開展“我為農產品穿‘潮衣’”創意服裝設計活動,“農”墨飄香,“訂”格精彩——鄉約未來研學實踐暨短視頻創作大賽活動,融合農業與時尚,寓教于樂,同時提升展會互動性與傳播性。
得益于構建的“展前—展中—展后”全周期傳播矩陣,通過主流媒體、達人探展和直播、短視頻等多渠道提升展會影響力,截至9月9日,抖音話題“第18屆農訂會”曝光量已超111.5萬。同時,依托抖音等平臺開展“探廠直播—現場帶貨—長效運營”立體營銷,農訂會在線上搭建專屬店鋪,助推農產品云端銷售,7日,店鋪直播進入全國榜米面糧油類目第11名,曝光量超50萬。多家參展商也在現場進行各類電商直播營銷。(記者 朱曉西 通訊員 吳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