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泉州海關的數據顯示,1—8月,晉江休閑食品出口額超14億元,同比增長11.8%,面包糕點品類更是成為增長主力。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晉江食品企業集體出海的熱潮涌動、產品創新的精準破圈,以及出海模式的深度迭代。
組團出海中小企業與龍頭齊發力
在晉江經濟開發區超佰味食品的生產車間,機械臂與工人協作打包“元氣打糕”,這批貨值8.3萬元的烘焙糕點即將發往澳大利亞——這是超佰味今年開拓海外市場的又一訂單。
“2024年試水海外,一年多就打開局面!”超佰味總經理郭凱旋難掩欣喜,企業前7個月出口額突破1000萬元,同比翻倍,訂單排至11月,“車間兩班倒仍趕不上需求”。如今,“元氣打糕”已遠銷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成為海外市場的“網紅單品”。
“以前我們長期專注國內烘焙市場,去年發現海外休閑食品消費需求變化,果斷調整方向,沒想到能這么快站穩腳跟。”郭凱旋的話語里,滿是對出海決策的慶幸與對市場前景的信心。
專注即食肉制品的晉江市力誠食品有限公司,則是“深耕市場”的典型。
此前,力誠食品主打東南亞市場,香辣、甜辣口味的產品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為進一步突破增長瓶頸,公司將目光投向歐美市場,針對當地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偏好,針對性調整產品配方,減少鹽分與添加劑,推出低鹽、高蛋白的即食腸產品,成功敲開歐美商超大門。
如今,力誠食品的出口版圖已從去年的14個國家和地區擴展至19個,今年前7個月出口值突破1億元,同比增長15%,兩項數據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成為晉江肉制品出口的“中堅力量”。
行業龍頭企業的出海動作,則更具“標桿意義”。
盼盼食品出海之路動作頻頻,2023年完成印尼生產基地前期調研并啟動工廠籌備,其自主品牌出口占比從2018年的20%猛增至2024年的80%,在東南亞和中東市場收獲亮眼成績。“今年以來,盼盼食品出口量持續攀升。”盼盼食品國際業務部外貿資深經理黃海輪表示,十年前出口產品都不敢印自己的商標,現在盼盼的LOGO醒目地出現在東南亞超市貨架上。
除超佰味、力誠、盼盼食品外,晉江糖果、布丁、休閑零食等領域企業也加速加入出海陣營,形成多元發力態勢。久久王食品2025年上半年外貿訂單保持增長,日韓市場客戶訂單量顯著增加;親親食品通過出口業務與OEM代工的協同策略,2025年上半年實現果凍產品銷售額增長;2025年上半年,好來屋食品外貿板塊出口地區以歐美國家為主,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出口量顯著增加……
從中小企業的“試水突破”到龍頭企業的“戰略布局”,從單一產品的“零星出口”到多品類的“批量輸出”,晉江休閑食品企業正以蓬勃的出海熱情,共同推動區域出口數據穩步增長,勾勒出“晉江味道”走向世界的生動畫卷。
“量體裁衣”品質創新雙輪驅動
如果說企業出海是“主動出擊”,那么產品破圈就是“克敵制勝”的關鍵。1—8月晉江休閑食品出口的增長,絕非簡單的“數量疊加”,而是企業圍繞海外市場需求,在產品品質、口味配方、品類布局上精準創新的結果。
在全球健康飲食趨勢的影響下,“天然、無添加、少負擔”成為海外消費者選擇休閑食品的重要標準,晉江企業敏銳捕捉這一需求,紛紛在產品配方上做“減法”與“加法”。
巧媽媽食品在這一領域的探索頗具代表性,公司總經理許樹曾直言:“出海是動作,品質升級是核心。”今年上半年,巧媽媽投入近千萬元聚焦核心大單品——焦糖雞蛋布丁的“清潔標簽”優化迭代,通過簡化配料、升級原料與工藝,將產品標簽配方表數量減少至行業平均數量的60%以下(即減少40%以上):用可可代替傳統黑糖,去除化學苦味;將普通蛋液升級為真實全蛋,提升營養成分;用天然檸檬汁代替工業調酸劑,讓風味更自然。
這種對健康品質的極致追求,讓巧媽媽產品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尤其是對品質要求較高的日韓市場,其產品的動銷周轉率得到客戶肯定。
區域化適配,是產品扎根海外的“關鍵一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飲食文化、消費偏好存在顯著差異,晉江企業深諳“入鄉隨俗”的道理。
親親食品通過與外商的頻繁交流,精準把握不同區域的市場需求。其相關負責人透露,通過客商對接洽談,企業了解到中東地區消費者對薯片等膨化產品接受度更高,因此在開發中東市場時,將膨化產品作為核心推廣品類;而針對重視資質認定的歐洲客商,親親食品計劃對靠近港口的生產基地進行廠區改造及資質認定,以滿足歐洲市場嚴苛的標準要求。
除了在現有品類上做精做優,晉江企業還通過拓展新品類、獲取國際認證,進一步提高海外市場的“準入門檻”。
好來屋食品今年新增液體咖啡生產線,豐富出口品類,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極;巧媽媽食品陸續通過ISO22000、ISO9001、HACCP、BRCGS等食品行業認證,為產品出口掃清障礙;久久王食品憑借BRC、HACCP等國際認證資質,產品得以順利進入美國、英國等標準嚴苛的市場。這些認證不僅是產品品質的“背書”,更是晉江食品企業敲開海外高端市場的“敲門磚”。
從健康化升級到區域化適配,從品類拓展到品質認證,晉江休閑食品企業正以“精耕細作”的產品思維,打破海外市場的地域與認知壁壘,為出口增長提供堅實的產品支撐。
模式迭代構建全球化運營體系
出口數據的持續增長,不僅得益于產品的創新破圈,更離不開晉江食品企業出海模式的迭代升級。
從早期單純的“產品出口”,到如今“海外建廠”“品牌出海”“本地化運營”的多元探索,晉江企業正逐步擺脫“代工貼牌”的低端定位,構建起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的全球化運營體系,這也是1—8月出口增長背后的“深層邏輯”。
對晉江食品龍頭企業而言,海外建廠與產業鏈輸出已不僅是拓展市場的“戰略選擇”,更是實現從“走出去”到“扎下根”的核心路徑。
作為區域品牌出海標桿,盼盼食品在這一領域的探索頗具代表性,其以東南亞為核心的全球化布局,正構建起“本土化生產+本地化銷售”的完整閉環。
早在2023年,盼盼食品便啟動印尼生產基地的籌備工作。這一決策背后,是企業對全球化發展痛點的精準破解——近年來,盼盼自主品牌出口占比實現跨越式提升,東南亞、中東市場銷量持續領跑,但訂單量激增也帶來新挑戰:國際物流成本高企、交貨周期長,成為制約市場響應速度的關鍵瓶頸。“海外工廠建成后,能近距離服務當地市場,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還能縮短交貨周期,讓產品更快觸達消費者。”黃海輪表示。
為進一步強化產業鏈韌性,盼盼食品還將布局延伸至上游資源端。在泰國,企業打造千畝香水椰林基地,保障優質椰子原料供應;在印尼,設立專業椰子工廠,專注椰漿、濃縮椰水等原料加工。“上游布局是產業鏈閉環的重要一環。”黃海輪解釋,一方面能規避國際物流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確保生產原料穩定供應;另一方面可深度融入當地產業鏈,實現椰子相關產品“種植—加工—銷售”全流程本地化。
品牌出海與本地化運營,則成為中小企業的“破局之道”。對于資金與資源相對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直接海外建廠門檻較高,因此“品牌出海+本地化運營”成為其更務實的選擇。
今年,晉江市頑皮兔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成功對接兩筆歐美訂單,主要出口果凍布丁產品,覆蓋荷蘭等對品質要求較高的國家,且首次以自主品牌出口。
“從無自營出口到直接叩開歐美市場,自主品牌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頑皮兔食品總經理郭煌春介紹,目前企業產品在歐美市場主要通過超市銷售,雖暫未進入主流商超,但已開始積累終端素材,為后續品牌推廣奠定基礎。此外,頑皮兔還計劃跟進AI在跨境出海中的應用,將AI用于產品開模、創意設計,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
好來屋食品則明確提出從“產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轉型的戰略,計劃通過強化自主品牌建設,進一步挖掘俄羅斯、印尼等空白市場潛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好來屋不僅加強新品研發以適配不同市場需求,還通過參加海內外展會獲取新增客戶,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以前我們更關注訂單量,現在則更看重品牌的長期價值,要讓海外消費者提到休閑食品,能想到‘好來屋’。”好來屋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在出海步伐加快的同時,晉江食品企業也面臨著系統性挑戰。
晉江市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昌熙分析指出,這些挑戰集中在多個維度:文化與市場差異上,海外飲食偏好各異且品牌多陷“廉價代工”認知,自建渠道成本高、周期長;法規標準層面,各國認證嚴苛且政策變動頻繁,增加經營不確定性;供應鏈與物流領域,冷鏈建設難且受全球性事件影響大,物流受阻、原料斷供風險凸顯;人才與管理方面,復合型人才短缺,海外團隊管理與跨文化溝通常遇困境;融資與風險防控上,中小企業前期投入大、融資難,缺乏應對政治、匯率風險的有效手段。
面對這些挑戰,陳昌熙認為,需政府、企業、行業協會三方聯動形成破局合力:政府層面要重點發揮“搭臺賦能”作用,推動搭建“福建食品出海公共服務平臺”并借鑒泉州市壹合食品研究院的成熟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認證輔導、質量檢測等支持,同時簡化企業對外投資備案審批流程,設立海外援助機構,為企業海外經營保駕護航。企業層面則需做好“精準布局”,出海前通過市場調研、參加國際展會等方式先行“試水”以摸清目標市場需求;進入市場后推進產品配方、人才聘用、供應鏈建設的本土化適配,主動申請BRC、HACCP等國際認證,以品質背書打開市場;而資金和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可優先通過與海外經銷商合資、品牌授權等“借船出海”模式,降低獨自開拓市場的風險。
“企業必須從‘產品出口’轉向‘品牌出海+本地化運營’思維。”陳昌熙強調,唯有政企協協同發力,才能推動晉江從“食品工業大市”蛻變為“全球食品產業重要參與者”,讓“晉江味道”真正立足全球市場。
(記者 蔡明宣 劉寧 陳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