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依托宗親鄉親、祖地文化等紐帶廣泛凝聚僑心”。一年來,石獅牢記總書記囑托,以“僑”為橋,貫通山海、鏈動世界。從“獅商回歸”的產業浪潮,到“優品出海”的全球布局;從公益善舉的溫情傳承,到僑智共創的平臺創新——石獅,這座因海而興、因僑而盛的城市,匯聚僑心、僑力、僑智,在共建“一帶一路”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奮勇爭先,譜寫石獅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夜幕下,青創城國際網批中心燈火通明,活力十足
“僑樓”迭代:
從“番仔樓”到“產業樓”
過去,僑親返鄉多以捐資建樓、修路助學為主,而今,他們更傾向于帶項目、帶模式、帶產業回歸,推動石獅僑資變現模式從“番仔樓”到“產業樓”的轉型。
這樣的轉變,正在西靈路的石獅市青創城國際網批中心變成現實。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并入列泉州市級“新僑創新創業基地”的石獅市青創城國際網批中心,通過創新“市場+平臺+直播”三合一發展模式,提供全方位電商配套服務,集結石獅男裝、泉州鞋都、新塘牛仔、廣州女裝、杭州等區域的8000多家工廠一手優質貨源產品,為商家及中小賣家提供找貨、鋪貨、比貨、一鍵上傳等服務,重點培育和扶持了一批B2B、B2C電子商務應用示范中小企業;通過創新型“跨境電商及微商戶”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為石獅紡織服裝企業架起通向海內外的橋梁,也為打算回鄉著手電商創業的廣大僑胞僑青提供供應保障鏈條。
而在石獅國際輕紡城,由廣州市福建石獅商會推動的“中國服飾五金輔料產銷中心”,依托石獅占據全國五金輔料市場70%份額的產業優勢,吸引潮汕、溫州企業集聚,打造專業化產銷樞紐,標志著“獅商回歸”邁出關鍵一步。
這一年,“綜合平臺+專業節點”的僑資新模式在石獅多點開花,天球國際貿易跨境電商城提供全鏈條出海服務,泰國石獅商會打造的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匯聚陶瓷、藤鐵、食品等福建特色產品,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破解小批量出口難題,已服務超600家跨境企業,為石獅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僑網”崛起:
從“商貿之都”到“優品出海”
石獅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里,德化白瓷、安溪藤鐵、晉江鞋服、石獅男裝等福建特色好物琳瑯滿目,宛如一座“閩派優品百貨大樓”。該中心負責人蔡經鋒領著菲律賓客商邊走邊看:“這里不只是賣貨,入駐我們中心的商家,可以享受石獅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的出口政策,它具有通關快、便利化、免增值稅等特點。”這座由僑親傾力打造、匯聚十多個福建特色產業館的“商貿地標”,正是石獅鏈通全球的生動縮影。
石獅有近百萬僑親遍布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是連接石獅與世界各地的紐帶。一年來,依托這優勢,石獅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一批批“石獅源頭好貨”通過“優品出海”被發往南美、中東、印度、東南亞、非洲等國際市場。
這一年,石獅深度挖掘僑資源潛力,推動制定《石獅市推動內外貿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聚焦“優品出海”專項工作,圍繞做強“全球男裝供應鏈中心”品牌,依托僑商在全球精心布局16個海外展銷中心,構建起覆蓋廣泛的國際商貿網絡。正是有了這遍布全球的商貿支點,石獅“僑易邦”跨境電商平臺得以高效運轉,將“石獅優品”快速送達18個國家和地區,日單量超5000單,成為連接石獅與東南亞貿易的“云端橋梁”,實現“石獅優品,賣向全球”。
“僑心”傳承:
從“公益善舉”到“根脈相承”
“我倡議更多有能力的鄉親,多關心、助力家鄉發展。”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道出老一輩僑領的心聲。2024年12月,他捐資1.3億元建設文化館,又捐贈5000萬元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成為僑親愛國愛鄉的生動寫照。
這份情懷正延續至新生代。2025年,一群來自菲律賓的華裔青少年參訪石獅,在石獅市博物館聆聽了老僑親講述下南洋的故事。這是石獅連續舉辦31年的“中國尋根之旅”菲華石獅市青少年夏令營現場。石獅以夏令營為橋梁,讓華裔青少年走進祖輩的祠堂祖屋,追尋故鄉的“根”文化,探尋家鄉的發展脈絡,了解先輩們拼搏奮進的創業足跡,傳承父輩“愛拼敢贏”的精神,努力成為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的踐行者、中菲文明互鑒的橋梁構建者。
血脈相連,更需事業相承。2025年7月,石獅在全省率先成立“港澳臺僑青年同心交流基地”,吸引30國300多名僑青加入,希望港澳臺僑青年通過平臺,積極響應“聚僑引僑和獅商回歸”行動,促進項目、資本、智力、情感回歸,為石獅發展注入澎湃新活力;2024年底,為進一步激發海內外石獅人參與國家和家鄉建設的熱情,石獅市兩會特邀15位華僑、港澳臺和異地商會代表人士列席石獅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讓“僑二代”感慨“肩上有新使命”。
以僑為橋、向海圖強。這一年,石獅正著力構建起“老僑引領、新僑接力”的傳承體系。石獅,這座濱海之城正以更昂揚的姿態,在高質量發展的長卷上,講好屬于自己的僑鄉故事。(記者 邱育欽 李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