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海峽雕藝文化園跨境電商產業園與泉州臺商投資區泛家居產業電商選品中心正式開園。這座以“云雕藝·泛家居”為主題的產業園,將千年雕藝非遺、跨境電商賽道與泛家居產業深度綁定,書寫著傳統工藝“數字化出海”的新故事。


這座產業園位于海峽雕藝文化園21號樓精品館,共五層,功能布局清晰:一層工藝品選品中心聚集35家優質雕藝企業,大師工坊與爆品專區相映成趣;二層泛家居選品中心陳列著跨境熱銷的家居擺件、工藝家具;三層“非遺工美”直播中心里,鏡頭正對準雕藝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四至五層的跨境電商辦公區,工作人員忙著對接物流、處理訂單——從文化展示到交易落地,一條完整的“雕藝出海鏈”在此成型。
泉州交發雕藝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小強:
咱們泉州雕藝歷史比較悠久,尤其像張坂木雕這樣的技藝,千年以來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我們發現海外市場對東方工藝品的需求一直存在,甚至還在增長,雕藝產品已行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光是木雕佛像就占了全球1/4的市場。
將傳統雕藝與跨境電商“牽手”,并非偶然。前期,團隊通過亞馬遜、TikTok等平臺數據分析,精準捕捉到海外用戶對手工雕刻、文化屬性家居擺件及宗教造像的偏好;而入園企業的跨境嘗試、臺商區管委會牽頭成立的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更讓這條“新賽道”的可行性得到驗證。

如今,三層的“云上雕藝”直播中心成為非遺“破圈”的關鍵陣地。自啟動以來,這里已吸引消費日報等6家電商企業入駐,采用“賬號矩陣”策略——既有直接帶貨的直播間,也有拆解雕藝制作、邀請大師互動的文化科普內容。不久前開播的“古香精韻”抖音號,國慶期間單場直播觀看人數突破20萬人次,在線成交達3000單;更有網友被短視頻吸引,專程來到園區線下選品、定制禮品。
“云上雕藝”運營中心負責人 謝銘釗:
“云上雕藝”更多的我們給它定位是一個平臺,是傳統雕藝文化進行數字化營銷、數字化銷售的互聯網平臺,我們也希望它未來能成為一個品牌。試運營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已經采訪了三十幾位大師,拍了近千款產品,也進行了幾百個小時的直播,從目前情況來看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除了雕藝,“泛家居”概念的融入讓產業園的“出海版圖”更廣闊。依托張坂本地成熟的木質家具、家居茶桌、床上用品產業基礎,二層泛家居選品中心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通過線上直播讓“雕藝美學”走進家庭的陽臺、客廳。
泉州交發雕藝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小強:
現在大家對家居美學越來越看重,比如陽臺要放個小茶桌。我們做泛家居選品中心,就是希望發揮張坂的家居產業優勢,通過線上直播,幫助本地雕藝和家居企業拓展銷售渠道。
這樣的“融合出海”,已讓企業嘗到甜頭。京銅工藝品常務副總張盛杰就分享了一個暖心的跨境訂單故事:一位洛杉磯的佛教師傅通過電商看到他們的造像產品,專程從美國回國參觀企業,最終為當地萬佛塔項目首批訂購2000尊小佛像。
京銅工藝品常務副總 張盛杰:
我們通過這個電商平臺,面對東南亞甚至全世界的客戶。這位洛杉磯師傅看到我們的優質造像,特別認可,就定了2000尊小佛像。現在,全世界更多人能看到臺商投資區的傳統造像,我們也能借此抓住文化出海的機遇。
從千年海絲的“雕藝輸出”,到如今數字化的“跨境煥新”,泉州海峽雕藝文化園跨境電商產業園不僅為傳統雕藝企業打開了貿易新通道,更讓非遺文化在與電商、家居產業的碰撞中,找到走向世界的新表達方式。未來,這里還將繼續探索“文化+產業+數字”的融合路徑,讓更多泉州雕藝故事,通過屏幕、跨越山海,走進全球消費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