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舉行專題講座。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周葉中應邀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 全面“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專題報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華主持并講話,副主任黃陽春、樊美清、黃輝燦,秘書長朱亮出席。

周葉中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重要意義和全面“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的基本路徑等三個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分析。周葉中在報告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為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牢牢掌握兩岸關系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堅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出發,把握好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時機與節奏;要以積極準備、主動作為方式踐行反“獨”促統工作,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強化對臺主權管轄,在政治、法律、外交等各層面落實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要求;要積極主動探索“兩制”臺灣方案,推動兩岸各方面、各層次、各階段的政治協商活動,盡最大努力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提供有利條件;要關注國家統一后臺灣地區治理問題,以“有準備之統一”確保臺灣地區長治久安,謀求兩岸同胞最大福祉;要堅持運用法治方式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謀劃統一后保障臺灣地區長治久安的制度體系,持續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對臺工作效能。大家表示,講座主題鮮明、內容詳實、系統全面,對進一步深化對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徐華指出,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新的部署,彰顯了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進入新征程、步入新階段。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臺灣光復紀念日,集中反映了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集體意志。多家權威媒體連續刊發重磅評論,聚焦臺灣光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傳遞出一個清晰而堅定的信號: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正在迎來新的歷史方位。泉州作為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在維護祖國統一、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
徐華強調,要強化思想認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臺海形勢的科學判斷,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深化工作實踐,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充分發揮人大立法、監督等職能作用,支持和推動系列惠臺利民政策落實,努力營造泉臺兩地產業合作和融合發展優良環境;要進一步發揮人大代表以及僑臺民宗基層聯系點作用,助力拓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人大機關干部要增強政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深入研究涉臺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作出人大貢獻。
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各專委會委員,機關全體干部,市委臺辦、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臺聯部分同志,各縣(市、區)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部分人大代表參加專題講座。

周葉中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秘書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主任。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并獲第七、第八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首屆國家教材獎、國家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各類獎勵60多項。先后為中央政治局、中央部委以及省、市領導干部做法制報告2700多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