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6日訊(通訊員 洪一凡 朱超聰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11月4日,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在閩臺產業融合花卉基地舉辦浦臺產業融合成果展活動。漳浦縣副縣長陳宜貴、陳志元,縣政協副主席張少榕等出席活動。
現場共分為蝴蝶蘭展區、三角梅新品種展區與臺灣特色農產品展示區等三個區塊。蝴蝶蘭展區內,各個品種的蝴蝶蘭競相綻放。
“我們是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供應鏈公司,目前擁有3.5萬平方米的蝴蝶蘭標準溫室。”漳浦縣精英園藝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樟金說,公司每年生產蝴蝶蘭大、中、小苗開花株約300萬株,年產值超2000萬元。
據悉,漳浦臺創園目前已建立全省唯一的蝴蝶蘭種質資源庫,擁有種質資源4000多種,園區內已獲得國家植物(蝴蝶蘭)新品種權證204個,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依托種質研發優勢,帶動發展漳浦蝴蝶蘭企業36家(其中臺資14家),2024年產值超3億元。
在臺灣特色農產品展示區,來自大茂、天福等臺企的佐飯菜、鳳梨酥、蔬果凍干等產品整齊陳列,臺灣鳳梨、蓮霧、紅心火龍果等“寶島味道”香氣四溢。
此次成果展不僅展示了在花卉產業集群建設上的新突破,也為閩臺農業合作搭建了交流平臺。
目前,漳浦臺創園正聚力產供銷一體、融合農文旅、協同種養加,打造閩臺產業融合花卉示范基地。
“我們以花卉為媒、以茶香為橋,持續深化閩臺農業技術、資本、人才的合作交流,推動花卉產業從‘單點零散發展’到‘集群化、高端化、全鏈條升級’轉型。”漳浦臺創園宣傳干部黃晴表示,下一步,園區將依托“國家級臺創園+現代農業產業園”雙平臺優勢,重點打造閩臺產業融合花卉基地和臺青創新創業基地,推動閩臺農業融合發展再上新的臺階。
據悉,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是2006年4月由農業農村部、國臺辦批準設立的首批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近年來始終走在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的最前線。目前園區已引進299家臺資農業企業,形成了花卉、茶業、果蔬三大產業集群,年產值達35億元,帶動了上千名臺胞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