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海上平臺
10月16日,為期4天的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海裝展”)在福州舉辦。本屆海裝展由中船七一四所全方位支撐完成,緊扣“綠動領航、智馭深藍”主題,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導向,打造全球海洋裝備產業領域高端交流合作平臺。
據介紹,本屆博覽會規模達10萬平方米,設置12個專業展區,首次融入展中展模式,舉辦2025航運港口物流、2025船艇級設備、2025海上能源與海工技術裝備、2025無人系統與海洋數智科技裝備4大專業化主題子展,以細分領域的標桿效應,精準聚合產業鏈龍頭企業與創新成果,既實現了專業需求與展覽內容的高效匹配,更共同構筑起觀察海洋裝備產業發展的“晴雨表”與“風向標”。博覽會吸引來自中國、挪威、丹麥、荷蘭、日本等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以及福建、山東、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23個省市的812家企業參展,創歷史新高,現場展示了超7000項行業相關產品。
本屆海裝展進一步突出專業性國際展覽屬性,首次設立主賓高校和主賓院所。連續三屆參展的哈爾濱工程大學攜29項科研技術及設備展出;主賓院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集中展現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與福建省的深度合作成果。同時,荷蘭作為主賓國、江蘇省作為主賓省精彩亮相,四大“主賓”折射出福建海洋開放新維度。

眾多海洋新裝備亮相
現場所見,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琳瑯滿目,凝聚起海洋向“新”力量。從深遠海大國重器“奮斗者”號、“未來”號、“探索三號”,到海上基建頂梁柱“天鯤號”、“海電運維701”多功能運維母船、“海電運維801”海上作業平臺,再到不斷刷新國內外紀錄的深海作業機器人、無人船艇、水上飛機、動力沖浪板、水下滑翔器、潛水推進器等,一系列科技產品,如同大海中一座座航標塔,探尋著海洋經濟前進方向。
綠色低碳與數智化成為展會鮮明底色。當前,全球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節奏持續加快,應用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已成為行業最核心的技術發展方向。本屆中國船舶集團攜48家成員單位和三百余件展品參展,展示17.5萬立方米MK-III FLEX薄膜式LNG船、27.1萬立方米LNG船、49000噸甲醇雙燃料化學品成品油輪等一系列綠色低碳船型和技術;福建館電動船舶展區緊扣“綠色、創新、協同”核心價值,中船賽思億展示自主知識產權變頻電控設備、電池系統等船舶三電系統核心裝備;山東海洋集團展示的32.5萬噸級甲醇雙燃料礦砂船搭載全球最新一代智能光伏發電系統,單船年均減排二氧化碳8500噸。
隨著自動航行船舶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船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珠海云”號,能夠搭載包括無人艇、無人機和無人潛航器在內的多種無人系統設備,實現多平臺協同作業;珠海云洲重點展示M40P海洋調測無人艇、L30警戒巡邏無人艇、L25調測無人艇等多款無人艇產品,均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博雅工道帶來自主研發的產品主要包括仿生水下機器人和纜控無人潛航器(ROV)兩大類水下機器人,攻克了水下仿生、運動控制、水下通信、水下協同等多項關鍵技術。
此外,展覽還打造了戶外展區,其位于冠城大通廣場、冠城大通游艇碼頭,V55寬體飛橋游艇(冠城海悅1)全新亮相,全球知名游艇制造商、代理商,以及游艇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商、游艇裝備與水上運動服務商等行業主體齊聚,展會聯動50余家游艇品質生活方式相關品牌與國內眾多優質集市品牌主理人,共同推出福州“逐浪生活節 2.0”之“向往的水岸生活”主題活動。
博覽會期間將舉辦超30場專業權威的論壇會議及系列科普體驗活動,包括“未來海上能源產業大會”“航運產業發展大會”“未來無人系統產業大會”“游艇產業大會暨第六屆船艇分會會員大會”“智慧低空與安全工程技術論壇”“海洋裝備先進制造與材料創新論壇”等30場論壇,匯聚國內外政產學研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沿話題。同期還將舉辦頒獎儀式、新品發布、供采對接交易會、水下機器人福建選拔賽等特色活動。(記者 陳楠 盧金福 馮川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