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博創賽,我們拿出了一系列最前沿的科技成果。”26日,在展館內,率團前來參加第三屆博創賽的復旦大學人事處處長、博士生導師熊易寒告訴記者,復旦大學此次攜30個項目出征博創賽,覆蓋創新賽、創業賽、海外境外(“一帶一路”)賽、揭榜領題賽等四個組別,涵蓋大賽全部七大賽道。
記者在復旦大學的展館內看到,全柔性智能織物系統、功能介孔材料、生醫工交互機器人等項目科技感十足,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現場,來自復旦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創新學院的博士后鄔宇奇帶來的“奇靈造物手辦”項目,讓參觀者十分好奇。該項目通過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與人體神經系統,為老年陪伴、心理慰藉等場景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熊易寒說,為強化博士后群體對科技創新的支撐力量,復旦大學為博士后創新創業提供全鏈條支持,包括加強與校內部門、地方研究院各方協同,科創平臺和地方政府多方賦能,加強優秀項目培育孵化,促進更多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全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從科研成果到轉化為生產力,需要‘臨門一腳’,對于很多來自高校實驗室的科研成果來說,博創賽很可能就是這‘臨門一腳’,現場可以找到很多企業,實現精準對接。”熊易寒說,福建產業基礎好,民營經濟發達,下一步,希望能與福建民企加強合作,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福建落地。(記者 趙文娟 肖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