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海鐵聯運業務量創新高
“絲路海運+一箱制”可實現境外至境內全程不換箱
6日,一列滿載110個集裝箱貨物的列車抵達廈門國際物流港,在廈門海關的監管下,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搭乘“絲路海運”班輪發往東南亞。據廈門海關統計,1—10月,廈門海關共監管廈門港海鐵聯運集裝箱13.3萬標箱,同比增長24.6%,創同期歷史新高。
據悉,廈門港是國際集裝箱干線樞紐港,目前已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186條。為進一步拓展廈門港腹地,廈門港探索發展海鐵聯運,逐步形成了以廈門港為主要樞紐、以閩贛兩省為主要腹地、向內覆蓋中西部地區、向外輻射東南亞等地區的海鐵聯運通道網絡,打造了多條特色線路,線路覆蓋福建、江西、湖北等多個省份。
“海鐵聯運方式可以顯著降低我們遠距離運輸的綜合成本,比單純公路鐵路運輸更實惠,受天氣和交通擁堵影響更小,能夠充分保障企業供應鏈暢通。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海鐵聯運,時效提高了,我們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也就相應地提高了。”廈門外代國運有限公司經理葉麗璇說道。
廈門海關所屬海滄海關物流二科副科長張君捷介紹,廈門海關支持企業開行“絲路海運+一箱制”海鐵專列,可實現境外至境內全程不換箱監管,效率與企業成本管控實現“雙提升”。該關還依托前場等大型鐵路貨場,實現海關監管與鐵路貨場“雙場合一”。(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魏宏禎 張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