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永春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精品路線系列公益探訪活動正式啟幕,24名永春縣各級“新時代好少年”和“身邊好人”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該活動以“傳承優秀文化 弘揚英模精神”為主題,通過組織道德典型們探訪體驗永春縣“尋功夫文脈 賞桃源文明”文化尋寶線路,先后打卡林俊德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永春縣陶瓷博物館、魁星書院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讓大家在文化品鑒與精神熏陶中,沉浸式感受永春的歷史底蘊與文明溫度。
活動的首站來到了林俊德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探訪團成員們在文明實踐公益講解員的引領下,通過珍貴實物、圖文板塊和影像資料,重溫林俊德院士扎根戈壁、隱姓埋名投身國防科技事業的一生,深刻領悟了“馬蘭精神”的真諦,感受了一次直擊心靈的“精神洗禮”。
走進永春縣陶瓷博物館,探訪團的目光被“中國已知最早原始青瓷窯址——苦寨坑窯國家考古遺址”的歷史故事吸引。隨著講解員生動講述永春陶瓷的千年文脈,一件件陶瓷作品的藝術魅力撲面而來,讓大家心中的文化自信與傳承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魁星書院,“崇德向善 好人永春”道德典型事跡宣講會在魁星講堂溫情開講:“新時代好少年”鄭雯月分享奮發圖強的成長故事,“永春好人”陳美美講述助人為樂的暖心經歷。她們用樸實的語言號召大家以善行善舉、拼搏姿態,為家鄉高質量發展匯聚精神力量,引發在場人員強烈共鳴。宣講結束后,探訪團還體驗了永春傳統香文化,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選取艾草、薄荷等中藥材,按照香方親手制作寓意平安健康的香囊。現場香氣氤氳,大家在動手實踐中觸摸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作為道德典型,我會以林俊德院士為榜樣,堅守敬業奉獻初心,為永春經濟社會文化事業添磚加瓦。”“中國好人”張生才說道。
據悉,為推動文明實踐提質培優,發揮全國文明城市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的引領作用,今年7月份,泉州市發布了23條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精品路線,永春縣3條路線成功入選。這3條路線整合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場館、非遺工坊、文化書院、家風家訓館等資源,目前已組建了路線公益講解隊伍,完成路線推介宣傳,實現文明實踐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下一步,永春縣將持續豐富路線內涵、提升服務品質,常態化開展公益探訪活動,讓群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文化魅力、厚植家國情懷、弘揚英模精神、踐行文明實踐,推動文明實踐從“陣地覆蓋”向“內涵提升”跨越。(中共永春縣委宣傳部(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