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世界瓷都”德化的夜晚逐漸煥發出獨特活力:紅旗坊的陶瓷燈光秀流光溢彩,市民圍著陶藝DIY攤位興致勃勃;三班鎮中國茶具城內,“村碗”美食嘉年華的煙火氣里,閩南南音與現代街舞輪番上演;新晉地標“新德樹”下,市民或圍坐閑聊,或拍照打卡,孩童追著陶瓷紋樣光影嬉戲;觀音岐古鎮的宋韻市集上,身著漢服的游客手提玉兔燈穿梭其間;水口鎮岱仙湖畔,水上燈光秀伴著晚風開啟,露營基地的帳篷透出暖黃微光……如今的德化,正以多元夜間業態打破白晝與黑夜的界限,讓夜晚成為承載文化體驗、美食品鑒、休閑消費的“黃金時光”,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水口鎮水幕電影成為夜間點亮山水的靚麗風景
特色IP引領
從“單點閃光”到“全域出彩”
德化夜間經濟的蓬勃,源于對本土文化與自然資源的深度挖掘,一個個特色IP如同璀璨星火,點亮了縣域夜間消費版圖。

瓷都公園里的“新德樹”成為市民打卡的新地標建筑
作為新晉城市地標,“新德樹”的夜間魅力獨具一格。其設計取自《周易》“日新其德”,融合新加坡“超級樹”靈感與岱仙瀑布形韻、“中國白”瓷色,白天是現代設計與生態美學的融合體,夜晚則化身為市民的“夜間會客廳”。除了休閑打卡,這里還將定期舉辦“瓷韻夜話”活動,非遺傳承人開展瓷花捏塑、陶瓷彩繪等體驗;周末的“閩南民謠夜”上,本土歌手用方言彈唱市井故事。“沒想到在現代地標下能體驗傳統陶瓷彩繪,這種反差感太奇妙了。”從福州來的游客林紅捧著剛上完色的陶瓷素坯說道。
紅旗坊則是陶瓷文化與夜間消費融合的典范,始終以“瓷”為核走出“夜娛+夜購”特色路徑。這里常態化上演陶瓷主題燈光秀,非遺傳承人不定期帶來快閃表演,讓游客在光影中感受千年瓷藝魅力。聚集在此的陶瓷文創店、直播帶貨點,更讓“賞瓷、制瓷、買瓷”成為核心體驗。“現在晚上銷售額占全天的40%,國慶‘夜間文創折扣’讓客流量漲了三成。”紅旗坊白羽集市的攤主陳溫健介紹。

“村碗”活動現場人頭攢動
三班鎮中國茶具城的“村碗”美食嘉年華,堪稱“煙火氣之夜”的代表。這個以德化“三黑三黃三寶”本土食材為核心的IP,采用“主會場+分會場”模式,聯動三大景區形成“白天游景區、夜晚品美食”的消費閉環。今年國慶期間,活動引入百余家餐飲商戶,設置“一鎮一桌菜”展示區,同步推出陶瓷批發、集章贈禮等環節,吸引近20萬人次游客,帶動消費超3000萬元。

大宋煙火民俗游園會上,精彩的節目輪番上演
從人文市集到山水夜游,德化的夜間體驗不斷延伸。觀音岐古鎮“大宋煙火民俗游園會”以宋韻美學為底色,“交子”可直接消費,投壺、詩詞接龍等十余項互動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宋代生活,國慶中秋8天假期接待游客10.72萬人次,夜間客流占比超75%,總銷售額突破120萬元。水口鎮岱仙湖夜游項目則將山水資源轉化為優勢,通過融入陶瓷文化、優化觀演體驗、聯動景區,讓水上燈光秀成為夜游新名片,配套的露營基地更吸引游客“留下來”。
部門協同發力
從“粗放管理”到“精細服務”
夜間經濟的繁榮,離不開“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協同發力。德化多部門各司其職、聯動配合,為夜間經濟筑牢“安全網”。
城市管理是夜間經濟的“基礎設施”。德化縣城管局堅持“服務為先、管理并重”,科學規劃120個臨時攤位和86個集中夜市攤位,配套移動公廁等設施。針對紅旗坊、“新德樹”等活躍區域,推行“錯時執法+重點管控”,執法時間延長至23時,對輕微違規實行“首違不罰”。同時,打造18公里沿溪景觀帶等打卡點,為夜間消費營造“高顏值”環境。
文旅局聚焦“業態創新”,推動夜間經濟向“文化體驗”升級。圍繞“世界瓷都·自在德化”品牌,統籌打造“五夜”場景:夜娛上支持各類特色活動,夜游串聯茶具城、紅旗坊、“新德樹”、觀音岐古鎮等節點形成陶瓷文化線路,夜學推出陶藝培訓等課程,夜健開放體育場與步道,夜宿推動酒店融入陶瓷元素。國慶期間發放3.4萬張美食消費券,核銷率94.1%,直接帶動消費350余萬元。
德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為夜間消費裝上“安全閥”。采取“常規巡查+突擊檢查”的錯時執法模式,重點排查餐飲安全,今年已檢查經營主體87家次,下達4份處罰決定書。于重點時段在熱門區域派駐執法人員,開展肉制品抽檢57批次,不合格產品處置率100%。還全程指導寶美福味藥膳美食街規范運營,助力其獲評“省級美食街”。
未來可期
從“全域出彩”到“品質升級”
如今的德化夜間經濟,已從“單點熱”邁向“全域活”。數據顯示,2024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2.83億元,同比增長5.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7個百分點;2025年1—8月增至194.91億元,增長4.6%,夜間經濟的貢獻舉足輕重。今年國慶期間,全縣近30場夜間促消費活動,帶動旅游收入8.95億元,同比增長145.2%。
對于未來,德化已有清晰規劃:工信商務局將推動夜間經濟向“高品質”升級,培育10—20道創新夜食菜品,引入文創手作等業態,力爭2—3年內非陶瓷類業態占比提升至30%;城管局試點“外擺經濟”,修訂夜市管理規定,優化“新德樹”周邊配套,增設休息區與小吃攤;文旅局計劃打造“瓷都夜生活節”,每年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不少于10場次;水口鎮將推進“船游岱仙”業態落地,豐富山水夜游體驗。
從紅旗坊的陶瓷光影,到“村碗”的煙火人間,從觀音岐的宋韻市集,到“新德樹”下的市井溫情,德化正以文化底蘊、自然資源與精細管理,讓夜間經濟成為拉動消費、提升城市魅力的“新引擎”。這座“世界瓷都”的夜晚,正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記者 吳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