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溫天氣持續,“夜經濟”也悄然“升溫”。從茶香四溢的特色茶館到煙火升騰的夜市街巷,從活力四射的健身場所到繁華熱鬧的地攤經濟,安溪縣深耕夜經濟多元業態融合,讓茶韻、市井、活力在夜色中碰撞出獨特火花,既點亮了市民的夜間生活,也為縣域經濟注入持續增長的新動能。

夜晚的清溪茶驛·龍湖
打造茶文化消費多元場景
在安溪,茶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符號,融入夜經濟的每一個角落。位于大龍湖畔的“清溪茶驛·龍湖”是市民與游客的熱門打卡地。這座融合閩南特色與現代風格的茶館,以“日茶夜酒”的創新模式,為茶鄉夜生活注入獨特韻味。
“我們主打安溪鐵觀音新式茶飲,搭配野茶啤和閩南特色小吃,每晚營業至凌晨2點,日均客流量達到500至800人次。”清溪茶驛·龍湖負責人白志瑜介紹,店內不僅提供品茶空間,更將茶文化與文創產業深度結合。比如,提供以安溪鐵觀音為主題的特色文創雪糕、印有“安溪”字樣的帆布袋、茶具套裝等創意產品。

DIY國風扇子
“除可以品味正宗的鐵觀音、購買茶鄉文創產品,還能DIY國風漆扇。”市民吳雪芬告訴記者,“晚上散完步,約上好友們,來這里品味安溪鐵觀音,打卡安溪大龍湖美景。看對岸燈光映在水里,這才是安溪的夜該有的樣子。”
不止于此,在溪禾老茶館,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圍爐煮茶;在茶香小院,茶室、茶藝課、茶品、仿宋點茶等應有盡有;在山嶼營地,在星空下體驗露營式夜茶……近年來,安溪縣大多數茶館不斷創新,把安溪特有的茶文化融入市民夜間生活,契合了年輕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在探訪多家茶館、茶店后,記者發現,相對于高溫的白天,酷夏夜晚消費往往更為可觀。尤其是工作日,夏季夜間茶消費占比較高,晚7點至9點的“飯后茶歇”時段最火爆,部分包廂甚至營業到凌晨。

縣人民廣場一角的“兒童樂園”
夜市火爆帶動經濟增長
如果說茶館是安溪夜經濟的“雅”,那么夜市便是最鮮活的“煙火”。
夜幕降臨,城區禁毒文化廣場開始熱鬧起來。清涼解渴的四果湯、吱吱冒油的烤肉串、香氣撲鼻的沙茶面……各類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引得食客排起長隊。
在一家燒烤攤前,圍坐著十幾名食客,大家一邊閑聊,一邊品嘗美味的燒烤。“下班不逛夜市,像少了點啥。”家住附近的李先生和朋友圍坐小桌,面前擺著串串烤肉,“這里好吃的東西很多,還很有特色。”

夜市美食
不遠處的四果湯攤,生意也頗為紅火。攤主陳欣妍正熟練地將石花膏、芋圓、紅豆等食材依次放入碗中,再加上香甜的蜂蜜水,一份清爽可口的四果湯便大功告成。
陳欣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的攤位雖然不大,但憑借著新鮮的食材、實惠的價格和熱情的服務,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和過往行人的駐足。“現在夜經濟這么火,利用假期時間擺個攤,既能鍛煉自己,又能賺點生活費。生意還不錯,每天都有不少顧客光顧。”陳欣妍說。
在安溪,像這樣熱鬧的夜市隨處可見。近年來,安溪縣不斷延伸夜經濟產業鏈,全面釋放夜經濟活力,先后打造寶龍廣場、萬達廣場、財富廣場、中閩百匯等夜市一條街,讓市民的夜間生活更加豐富,也有效激活了市場活力,拉動了經濟增長。
夜市的火爆不僅吸引了食客,更點燃了年輕人的創業熱情。越來越多的“00后”出現在擺攤大軍中。他們賣咖啡、賣文創、賣首飾、賣炸串,擺攤的內容豐富多樣,吸引消費者駐足。業內人士表示,當下,許多茶鄉年輕人正從夜經濟的“主力消費者”轉變為“創業生力軍”,為夜市注入了蓬勃朝氣,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
運動經濟成為消費新時尚
夜晚的安溪,不僅是美食與娛樂的天堂,也是健身愛好者的樂園。縣人民廣場、鳳山綠道、西溪智慧體育公園、龍湖山體育公園等健身場地,夜晚燈火通明,充滿活力與激情。

西溪智慧體育公園 黃東華/攝
晚上7點,縣人民廣場上熱鬧非凡。廣場舞隊伍隨著歡快的音樂節奏翩翩起舞,隊員們動作整齊劃一,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我們每天晚上都來這里跳廣場舞,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結交朋友,感覺生活特別充實。”廣場舞隊員謝阿姨說。
運動熱潮還帶火了“附屬經濟”。在縣人民廣場一角,這里已成為“兒童樂園”。釣魚、套圈、畫畫等地攤游戲,吸引不少兒童前來。經營著兒童釣魚的林師傅表示,暑假每晚的營業額能達到平時的兩倍以上。

市民在梧桐體育館健身
隨著夜間健身運動人群的不斷增多,體育消費成為新時尚。記者走訪發現,室內健身房、游泳館等場所已成為夜間健身活動寵兒。在城區一家健身房內,記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揮汗如雨。“夏天在室外運動太熱了,健身房有空調,環境適宜,設備齊全。既能消暑,又能減肥塑形。體重降下來了,身體也更健康了。”市民劉先生說。
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于白天,健身房夜間健身人群明顯增多,其中日常健身、瑜伽、游泳等項目頗受歡迎。商家們也瞅準商機,推出“夜場月卡”“親子運動套餐”等多種優惠方式,讓健康消費成為夜經濟的新增長點。
從茶席到夜市,從廣場到場館,安溪的夜正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寬。如今,安溪縣已將夜餐飲、夜娛樂、夜體育等多場景串聯,讓夜經濟既保留“茶鄉底色”,又充滿“年輕活力”。這方夜色里,藏著的不僅是消費的熱度,更是一座城市的煙火與生機。(記者 章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