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閩南十月,柚果飄香。
眼下正是平和琯溪蜜柚的采收旺季。走進素有“世界柚鄉、中國柚都”美譽的平和縣,青黃相間的蜜柚綴滿枝頭,柚農忙碌的身影與洋溢著喜悅的笑臉交相映襯。果農們加緊采摘,運輸車絡繹不絕,將一車車蜜柚發往全國各地。

果農在采摘蜜柚
近年來,平和縣持續推進花山溪流域生態修復與治理,通過實施化肥減量增效、在高海拔山區推動退果還耕還林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有效提升了花山溪的水質。今年蜜柚產季伊始,全縣果農欣喜地發現,蜜柚品質顯著提高,市場也呈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

蜜柚打包車間

蜜柚分揀包裝車間
生態種植:從“重產量”轉向“重品質”
近日,在素有“紅柚第一村”之稱的小溪鎮厝丘村,首屆“紅柚杯”品質大賽火熱舉行。全村果農帶著自家精心栽培的蜜柚齊聚一堂,以“柚”為媒,比拼品質、交流經驗,共同推動蜜柚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經過專業評審員從甜度、品相、口感等維度嚴格評定,蔡志華、盧春、蔡智生3位果農選送的蜜柚脫穎而出,斬獲前三名。隨后,果商即以1.8元/斤的價格,預訂了他們果園的數萬斤蜜柚。
“生態種植,才有好的蜜柚品質,希望眾多果農以此為榜樣,持續做強紅柚品牌,書寫蜜柚產業綠色轉型的新篇章。”小溪鎮黨委書記賴文堯表示。
這是平和縣蜜柚產業從“重產量”轉向“重品質”的生動縮影。
“琯溪蜜柚”是平和傳統名果,原產于小溪鎮(小溪鎮原稱為“琯溪鎮”)西林村,有500多年種植歷史。平和地處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既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曾是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20世紀80年代,當地將蜜柚產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歷經30多年發展,不少農民實現脫貧奔小康,全縣蜜柚全產業鏈產值已達10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柚類生產基地。

琯溪蜜柚自動化分揀車間
西林村是平和蜜柚的發源地,厝丘村則是紅肉蜜柚的起源地。作為重要產區,小溪鎮蜜柚產業一度因自然條件優越而蓬勃發展,但粗放式種植導致土壤酸化、優質果率下降、市場口碑受損。加之海南等新興蜜柚產區憑借成本優勢迅速崛起,平和蜜柚面臨“內憂外患”,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產業要轉型,黨員先行動。”小溪鎮黨委成立蜜柚產業綠色發展專班,黨委書記親自掛帥,帶領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綠色種植專題調研16次,走訪農戶76戶,收集產業發展建議25條,有力推動產業有序轉型。
在鎮黨委的推動下,一場圍繞“減肥減藥、提質增效”的綠色革命全面鋪開。聘請本地種植專家,組建“綠色種植技術服務隊”,開展生態種植培訓486場,培訓農戶3680人次;推廣“大豆發酵有機水肥”等新技術,實施商品有機肥補貼項目1600畝,完成土壤酸化治理4867畝。據福建省地質測繪院監測,部分地塊土壤pH值從5.09提升至6.65。數據顯示,通過生態種植改造,全鎮蜜柚優質果率從50%提升到65%。
柚果飄香:從“不好賣”變成“搶著要”
深秋清晨,小溪鎮溪州村萬畝蜜柚種植基地迎來第一縷陽光。層疊的柚林中,沉甸甸的蜜柚壓彎枝頭,每個果實都套著淡黃色果袋,猶如滿山懸掛的祝福簽。微風拂過,袋角輕掀,露出金黃飽滿的柚果,空氣中彌漫著清新柚香。
“開摘嘍!”果農蔡英義一聲吆喝,驚起林間鳥雀。采摘工人肩挑編織袋、手持果剪涌入果園,歡聲笑語灑滿山坡。他們小心托住蜜柚,利落剪下,輕放入袋,滿載后謹慎挑擔沿山路而下,將柚子倒入貨車。
“口感不錯,很甜,果肉軟嫩,沒有木質化。”來自北京的果商掰開一瓣蜜柚,晶瑩果肉在陽光下如寶石閃爍,他滿意地點頭。
“今年蜜柚品質特別好,價格穩定在每斤1.8元,收成比往年都好!”蔡英義欣喜地說。
目前,小溪鎮已組建綠色種植合作社72家,覆蓋農戶近6900戶,面積超6萬畝。阿蔡果蔬專業合作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退伍軍人蔡偉藝帶領下,合作社創新實施統一技術、統一施肥、統一銷售的“三統一”模式,30戶社員共同經營生態果園300畝,今年產值突破350萬元。
通過一系列舉措,小溪鎮蜜柚產業實現華麗轉身。“今年我們村的蜜柚在市場上非常搶手,質高價優,目前大棚日均收購約2.5萬斤,價格每斤1.4~1.9元,比去年漲了不少!”西林村李光頭蜜柚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金清表示。從“增產不增收”到“質優價穩”,平和蜜柚的“錢景”日漸清晰。
智慧營銷:從“種好柚”邁向“賣好價”
從“種好柚”邁向“賣好價”,智慧營銷成為關鍵一環。
閩香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綠色種植引領型合作社,現有成員34戶,果園面積550畝,分布于厝丘村大寨、新山組。公司主營水果電商,擁有完整的蜜柚產、供、銷產業鏈,建有蜜柚加工大棚3500平方米,員工40人,通過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對合作農戶實行保護價或加價收購,推廣綠色種植,建立聯農利農機制。
“終端批發價降了,我們對果農有保底價收購;終端市場如漲價了,我們對果農也會進行相應漲價,決不讓合作社的果農吃虧。”阿蔡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偉藝說。
在這些合作社的帶動下,今年平和蜜柚市場的行情總體得到穩步發展。
“好果子還要會吆喝。”小溪鎮黨委高度重視品牌建設,通過舉辦蜜柚評選、開展直播帶貨等方式,持續提升琯溪蜜柚品牌影響力。
“這是我們村合作社的優質蜜柚,甜度達到13度……”在黨員創業示范點,厝丘村黨支部書記蔡偉河正通過直播推介蜜柚。今年以來,全鎮開展直播帶貨1200多場,線上銷售額達1.2億元。
“通過與郵政‘福品福遞’等助農板塊協作,我們在農產品銷售領域成功打開局面。同時,通過自主打造高質量店鋪,采取村支書直播帶貨模式,建立村民分紅機制。在這一模式帶動下,日均成交訂單7000余單,疊加小溪鎮產值超億元的電商龍頭企業,推動蜜柚產業在電商渠道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賴文堯自豪地說。
同時,當地還積極推動蜜柚深加工產業發展,支持中寶公司成立平和蜜柚深加工專家工作站,新研發的葡萄柚汁等產品產量達2.1萬噸,有效延伸了產業鏈。
截至目前,全鎮蜜柚優質果率顯著提升30%,農戶人均增收1200元,真正實現了“種好柚、賣好價”的目標。
“我們將繼續圍繞‘種好柚、賣好價、拓市場’的核心目標,推動蜜柚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蜜柚真正成為百姓的‘致富果’、鄉村振興的‘黃金果’。”賴文堯表示。
報業集團記者 蕭鎮平 劉文愷 通訊員 黃婉虹 曾慧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