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浪潮激蕩,民營經濟揚帆。近年來,漳州市長泰區主動破題,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引擎,通過一系列精準有力的機構編制舉措,有效破除民營經濟發展壁壘,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長泰經濟開發區俯瞰圖
聚焦園區整合,重塑發展新格局
面對園區資源分散、運行低效、權責不清等瓶頸問題,長泰區以經濟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大膽整合興泰、官山、港園、銀塘4個園區,構建起“一區四園”協同發展新格局,實現了規劃與管理的“雙統一”,加速釋放了改革紅利。2025年,長泰經濟開發區在省級開發區綜合考評中排名顯著躍升,從全省第64位提升至第23位,為民營企業集聚發展、做大做強提供了優質平臺支撐。
聚焦全鏈服務,招商落地再提速
圍繞民營經濟發展的全生命周期,長泰區科學調整機構設置,組建了招商服務中心、項目服務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等3個事業單位,并優先保障編制資源,織就了一張覆蓋“招引、對接、落地、運營”的全鏈條服務網,精準開展民營企業招商,高效推進項目落地轉化。2025年以來已有54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128億元,平均落地時間縮短至1個月內,招商引資質效實現雙提升。
聚焦職責厘清,破除辦事“中梗阻”
為解決企業辦事時常遇到的“多頭管理”和“推諉扯皮”問題,長泰區組織23個涉企部門,對職責邊界進行了一次“大起底”。以“誰審批、誰監管、誰服務”為原則,重點厘清了項目審批、稅費減免等6大高頻領域的部門職責,構建起清晰高效的責任鏈條。如今,企業辦事“找對門、少跑腿”,市場主體的活力得到有效激發。
聚焦效能升級,打造“媽媽式”服務品牌
深化“放管服”改革,長泰區在行政服務中心創新設立“跑腿辦”,將多部門涉企審批事項集中辦理。同時,創新推出“提前介入輔導+多部門聯審聯辦+全流程專員跟進”服務機制,并組建“企業服務專員+審批專員”雙專員隊伍,為企業提供無微不至的“媽媽式”服務。截至目前,已高效辦結民營企業各類訴求256件,以“零距離”的貼心服務,持續擦亮長泰營商環境“金名片”。
一系列務實舉措證明,機構編制資源不僅是“緊箍咒”,更是“助推器”。長泰區通過精準施策,成功將體制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和發展優勢,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