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6日訊(通訊員 王天賜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2025年10月14日,漳州市南靖縣梅林鎮、書洋鎮與土樓管委會聯合開展“上下游聯動會商,攜手共護母親河”巡河交水活動,以跨區域協同治理破解交界河段管護難題,全力推進三大核心目標落地——為高質量建設福建土樓(南靖)文化旅游圈夯實水生態根基、全面落實鄉鎮交接斷面水質提升、確保九龍江西溪靖城橋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

當日,三地組建聯合巡河隊伍,沿船場溪交界河段及關鍵斷面區域開展實地巡查,重點排查河道水質、河岸生態狀況,聚焦污水直排、垃圾傾倒、禽畜養殖污染等突出問題,同步監督沿線電站、水庫生態下泄流量。巡河過程中,工作人員深入交流日常管護經驗,針對跨區域治理難點探討解決方案,打破行政邊界帶來的協同壁壘。



在隨后召開的聯動會商會議上,與會人員圍繞《漳州市鄉鎮交接斷面水質提升攻堅實施方案》要求,匯報交接斷面水質及土樓景區水環境治理進展,深入分析當前工作痛點。會議明確,需以“信息共享、行動協同”為核心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要通過數據互通掌握水質動態,為鄉鎮交接斷面水質達標提供科學支撐;另一方面要錨定靖城橋國控斷面Ⅱ類水標準,將水生態保護與福建土樓文旅圈建設深度綁定,讓優質水環境成為文旅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經協商,三地達成四項長效治理共識:一是建立常態化聯合巡河機制,動態拓展巡查范圍與頻次;二是健全信息互通渠道,定期共享水質監測數據與問題整改進展;三是開展交界區域聯合專項執法,集中整治跨域環境問題;四是協同推進環保宣傳,通過多形式活動提升公眾與游客生態保護意識,營造全民護河氛圍。
此次活動是南靖縣深化河長制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縣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2025年上半年國省控斷面及小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南靖國控斷面水質近十年首次邁入Ⅱ類水行列。依托優質水生態,當地還創新推出“夜泊云水”畫舫夜游品牌,推動云水謠古鎮日均游客量增長40%,同時探索“種養加”一體化模式實現養殖場糞污循環利用,真正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下一步,南靖縣梅林鎮、書洋鎮與土樓管委會將以此次聯動活動為契機,持續完善跨區域協同治理機制,以“共抓大保護”的合力守護九龍江西溪源頭生態,為福建土樓文旅圈高質量發展與流域水質持續優化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