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28日訊(通訊員 賴穎欣 盧國義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拆除破舊建筑8000余平方米,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000余噸,整治村內溝渠10公里……這一組數字背后,是大溪鎮生態治理的扎實步伐。

8月26日,大溪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隆重開幕。來自全鎮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滿懷履職熱情,齊聚一堂,共謀發展良策,共繪振興藍圖。會議聽取、審議并通過了《2025年農村生態整治工作專題報告》。
共謀發展良策,共繪振興藍圖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代表們肩負著人民的期望與囑托,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意識參與各項議程。會議聽取、審議并通過了《2025年農村生態整治工作專題報告》,該報告成為指導全鎮生態治理工作的行動指南。報告明確了大溪鎮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的發展路徑,展現了鎮黨委政府推進生態治理的堅定決心。
數據見證變化,實干提升顏值
大溪鎮生態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系列數據見證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今年以來,累計拆除破舊建筑8000余平方米,拓新并美化墻面3700余平方米;清理農村生活垃圾超過2000噸,整治村內溝渠近10公里;完成百余棟裸房整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在養殖污染治理方面,大溪鎮創新推行糞污全量收集資源化利用模式,建成多個區域性集中處理系統,成為全省該類試點鎮區之一。截至目前,累計清理與改造豬圈面積超過1.4萬平方米。

生態建設與旅游發展相得益彰。全鎮新增旅游導覽牌10余處,創建美麗庭院50個、鄉村微景觀20余處,以及一批美麗田園和休閑鄉村點。“這些變化實實在在,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大二村代表吳炳生感慨地說。通過生態果園建設,全鎮已組建十多個合作社,推廣有機肥近250噸,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
黨建引領方向,綠色轉型發展
會議期間,還組織全體代表赴壺嗣村開展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該村在垃圾分類、污水治理和村容提升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代表們通過參觀考察、實地交流,為大溪鎮下一步生態整治工作提供了寶貴借鑒。

鎮黨委書記在閉幕講話中要求:一要強化黨建引領,確保生態整治方向不偏、力度不減;二要聚焦重點任務,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鞏固各村整治成果;三要推動綠色轉型,依托生態合作社推廣綠色技術,為鄉村振興筑牢生態根基。
大會在團結、奮進、務實的氛圍中圓滿結束。代表們紛紛表示,將以本次會議為新起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把會議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共同書寫大溪鎮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