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華安縣委書記廖海軍深入財稅發改系統調研,聽取縣發改局(統計局)、財政局、稅務局工作匯報,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廖海軍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經濟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扛牢“抓經濟促發展”政治責任,全員抓項目、全員抓增收、全員抓招商、全員抓創新、全員抓宣傳,用干部的活力帶動經濟活力、城市活力、社會活力,全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廖海軍指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經濟工作要講政治、顧大局,緊緊跟隨全國、全省、全市經濟形勢的變化,緊緊跟隨上級政策導向的變化,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錨定華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錨定打造“小而精”最美縣城、“超品質”特色縣城、“煙火氣”活力縣城定位,以戰略思維前瞻布局、盡早謀劃、系統統籌、積極履職,主動適應縣域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挖掘新動力,努力創造新亮點,促進經濟社會取得新的跨越發展。
廖海軍強調:
經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有在黨的全面領導下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才能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改革與穩定、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全縣各經濟職能部門要樹牢“全縣一盤棋”思維,建立高效統籌協調機制,實施“大兵團協同作戰”。
全員抓項目。堅持生態立縣、項目為王,加強全局統籌,把握好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項目謀劃與項目推進的關系,舉全縣之力抓民生、暖民心,壓茬推進謀劃、入庫、申報、過審、發行、到位“六個環節”,以更清晰的定位、更有力的規劃引領,謀劃推動一批有利于釋放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有利于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大項目、好項目,夯實華安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全員抓增收。資金運作是政府運作的核心和靈魂,要堅持“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把握資金邏輯、金融邏輯,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財政+國企+金融”融合運作,積極承接政策、盤活資源、以投促引,千方百計開源增收,千方百計服務發展,千方百計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要學習借鑒天津市“1+1+3+N”政稅聯動新模式,主動適應新業態發展的治稅方略,積極尋找稅源新的增長點,一體推進依法治稅、以數治稅、從嚴治稅,做到“顆粒歸倉”。
全員抓招商。抓招商就是抓未來,要發揚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堅持突出重點抓招商,增強園區經濟、縣城經濟、鄉村經濟發展活力;堅持圍繞產業鏈抓招商,大力招引鏈主龍頭企業,持續做好延鏈補鏈強鏈,真心實意搭平臺推項目,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全員抓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才能實現跨越發展。要用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深化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文化創新、品牌創新,構建政策精準供給、資金精準配置、用地高效保障、人才靶向集聚、平臺賦能升級、服務全程護航的全鏈條支持體系,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性轉變。
全員抓宣傳。以“艱苦創業”為核心的華安精神,是華安營商環境的精神內核。要把這份寶貴思想財富宣傳好、傳承好,用精神之力感染社會、鼓舞士氣,讓廣大企業更加堅定地投入到“愛我華安、興我華安”的干事創業熱潮之中;要加強經濟運行跟蹤監測和預判預警,加大經濟政策的解讀、惠企政策的宣傳、統計數據的發布等工作力度,創新形態語態,有力有效做好經濟宣傳引導,讓團結奮進的氛圍更濃厚、斗志更昂揚。
廖海軍強調:
推動華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財稅發改系統地位重要、使命光榮,經濟領域干部更要作風過硬、本領高強。
要注重學習與研究。把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跟進學習上級政策動態,經常、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得出正確結論,真正把經濟形勢摸深摸透。
要注重改革與創新。各經濟職能部門要建立信息共享、協同作戰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互學互鑒、掛職鍛煉,讓干部既“專”又“通”,加速成長為經濟領域的行家里手。
要注重嚴管與厚愛。樹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樹立實干導向,嚴明財經紀律,教育引導財稅發改系統廣大干部繼續以充沛的精氣神投入新一輪的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華安篇章揮灑熱血、展現風采、貢獻力量。
縣領導林培興、陳紹勇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