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云霄縣和平鄉棪樹村,沿著蜿蜒的青石步道拾級而上,耳畔是層疊瀑布的潺潺流水聲,掩映在村道拐角的“水簾洞”別致精巧,一處處匠心獨運的景觀節點令人眼前一亮。棪樹村的美麗蝶變,是和平鄉積極落實《云霄縣黨建引領人居環境 優化提升“六方聯動”實施方案》取得的積極成效,這里通過“考核促動、示范帶動、項目拉動、干群聯動”四輪同步驅動,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人居環境注入澎湃動能。

考核促動,立起擔當作為“指揮棒”。和平鄉創新構建“1+3+N”立體考核機制,將黨建引領作為一個核心,將“三比一看”活動作為關鍵載體,并動態納入桉樹清理等其他“N”項重點工作。結合《和平鄉實施干部作風提能爭先行動提升工作質效方案》,針對黨政班子成員、中層干部、村黨組織書記三支隊伍強化分類管理。要求黨政班子成員領辦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踐行“五個帶頭”示范提能機制;中層干部每半年接受分管領導點評與鄉村兩級干部評議,落實人居環境整治業績動態評估提能機制;村黨組織書記實行“黃牌警告”與“末位淘汰”制,嚴格執行黨建引領人居環境優化提升提能機制。輔以常態化考評整改,把實績“曬”在陽光下,讓“干好干壞不一樣”,倒逼干部責任上肩、爭先創優。
示范帶動,打造美美與共“強引擎”。通過“和平書香匯”平臺,開展領導講堂、干部學習心得交流、村主干授課、外出觀摩學習等,造就一批懂人居、精設計的人才隊伍,有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秉承“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理念,堅持規劃先行,及時更新各村“航拍一張圖”,精準定位發展方向,如內洞村錨定“水美內洞”,棪樹村突出“清新棪樹”,上坂村定位“醇香上坂”等。通過“跨村聯建”整合資源力量,讓“明星村”通過“強村帶弱村”的協同發展模式,實現經驗共享,形成“樣板引領、梯次推進、全域提升”的生動局面。
項目拉動,筑牢提質增效“硬支撐”。樹立項目化思維,精準策劃項目34個,投資額達2710萬元。在資金保障上打好“組合拳”。一方面積極“向上爭”,高效整合彩票公益金、財政“一事一議”、以工代賑、移民后扶、環保、水利及鄉村振興等各類資金,優先保障人居環境項目;另一方面,通過干群聯動機制有效“向內挖”,多元化投入格局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堅實后盾。項目涵蓋規劃提升、設施完善、農旅融合等多個重點領域,通過多措并舉,為環境持續優化提供強力保障。
干群聯動,激活共建共享“動力源”。依托“和萬家、平萬難、村村辦實事”活動載體,鼓勵大家多辦好事實事,要求黨政班子成員至少辦成辦好一件民生實事項目。創新提出“誰受益誰出錢”工作模式,鼓勵群眾通過捐資投勞等方式深度參與家園美化,充分激發“主人翁”意識,將社會力量與政府獎補激勵相結合,成功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整治。在思想發動上,針對群眾疑慮堅持“一宗一策”,既注重春風化雨、循序漸進引導,對難點痛點也敢于“強勢拔釘”形成震懾,凝聚起“自己的家園自己建”的強大共識。
和平鄉以黨建為引領,以機制創新破題攻堅,正將人居環境的“整治力”源源不斷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力”。“四輪驅動”的活力姿態,讓山鄉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一幅更具質感、更富活力的生態畫卷正在青山綠水間盡情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