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用手機體驗vr“導游”
記者從杭州西湖景區官方賬號了解到,自2025年12月1日起,靈隱飛來峰景區(含靈隱寺、永福寺、韜光寺)實行免票政策,開放時間為每日7:30-17:30(17:00停止入園)。這意味著,游客無需再支付靈隱飛來峰景區45元門票和靈隱寺30元香花券,合計75元的費用將全部取消,消息一出引發眾多網友和游客關注。
事實上,福建也在免門票上做足功夫,武夷山主景區實行2025年全年免門票政策,在免門票至6月30日的基礎上,自7月1日至12月31日,繼續面向海內外游客免門票。福州三坊七巷景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林則徐紀念館旅游景區都早“官宣”免票入內。三明發布優惠政策,至年底,乘坐上海、廣州航班入明的游客,落地7天內,憑本人身份證和機票可享受泰寧金湖等17家核心景區首道門票免費一次。當熱門景點變不再收費,展現出的是現代文旅游經濟的轉型。
福建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尚光一表示,從門票經濟的“老式旅游”,到如今年輕人喜愛的“特種兵旅游”、citywalk,低成本旅游方式的流行也倒逼著景區不能“躺在門票上吃老本”,要在挖掘文化、結合創意、巧用科技等方面動腦筋,以此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消費、主動消費,為景區帶來新的活力。
“一片三方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福州這條古老的商業景區早在多年前就開始了轉型,插上了數字化的翅膀。來自湖南的游客王女士在餐館嚴復故居的門前掃碼進入“金牌解說”小程序,了解古厝主人嚴復波瀾壯闊的一生。“來之前,我在網上做了很多功課,但通過數字講解,還是補充了很多我不了解的關于嚴復的知識,很實用。”王女士如是說。
近年來,福州的“三條簪”、“泉州”的簪花讓游客們很“上頭”,戴上頭簪,換上傳統服飾,尋訪古街古巷,成為福建文旅體驗的“流量密碼”。
“如今的三條簪和簪花不僅是非遺,更成為福建各地挖掘本土文化,打造文旅新IP的體現。它與妝造、攝影、文創、演藝等多元業態深度融合,形成極具特色的文旅產業鏈,成為福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鮮活案例。”尚光一表示。
走進三坊七巷,隨處可見身著中國傳統服飾,頭戴“三條簪”的游客。 來自北京的“00”后游客王璐梳著“三條簪”妝造,手拿一杯咖啡正在讓攝影師拍照。“這種簪子外形像刀子一樣,配合我手中的咖啡有沒有一種中西合璧的感覺,照片還沒修好,我已迫不及待就在社交平臺曬圖了,想讓我的朋友們也來體驗它。”
從事化妝行業已有9年多的吳彩琴,自2023年“簪花圍”大熱后,便開始與旅拍店合作,兼職做旅拍跟妝。她坦言:“節假日就不說了,現在平常的工作都安排的滿滿的,為了讓游客的體驗更好,她們還推出了各種服飾和妝造的創意打卡,讓游客的選擇更多元。”
據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福建接待旅游總人數、游客旅游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1.2%和14.3%,預計全年旅游總人數將突破7億人次、游客總花費將達到9300億元。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國有重點景區門票價格下調和免費是一個大方向,既是政策上的要求,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通過稅收財政資金,或者由企事業單位共同分擔等方式,多元化籌措財政保障。同時,通過數字化、商業化創新、文旅融合,給景區帶來更多元化的收入。(記者 陳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