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吊重3500噸的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能在大海上實現自由翻轉的深遠海養殖平臺,一艘艘使用場景涵蓋內河、內湖、江河、沿海等的電動船舶……在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上,一項又一項來自福建的航海科技新技術、新成果集中展示,展現出我省海洋裝備產業的強勁實力。
這些“高精尖”的航海裝備有何特殊之處?其又如何賦能我省海洋強省建設?請看本報記者從大會前方發來的報道。
“大力水手”屹立潮頭浪尖
高大的樁腿,粗壯的吊臂,穩當的甲板……步入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在各式海上風電設備之中,一尊紅白相間的大型海工裝備模型頗為引人注目。
這臺名為“正力3500”的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于今年4月底吉水,其以3500噸的主吊起重能力創下全球同類型風電安裝平臺的紀錄,堪稱“大力水手”。令人自豪的是,該裝備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展出該裝備的正力海工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平潭企業。
雖然名為平臺,但由于具備自航能力,“正力3500”也可被視為一艘船。其能以8節航速航行,無需拖船牽引和拋錨定位,依托較強的載荷能力,能一次性裝載數套風機設備,自航至風場后直接投入安裝,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同時,全船采用電力推進與新型電控技術,在提升動力性能的同時,實現減碳綠色運行。
“起重能力是平臺的看家本領。”正力海工華東市場總經理趙偉介紹,“正力3500”可安裝目前絕大多數型號的風電機組,特別是適應20兆瓦以上大型機組的安裝需求。此外,能實現運輸、吊裝、打樁“三位一體”,也是其一大亮點。
漂浮于茫茫海上,從何處借得外力打樁?趙偉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樁腿好比打進海床的“釘子”,而周圍的海水就是最好的天然“錘子”。通過將海水引入艙內,平臺能通過增大負載將樁腿牢牢打入海底泥沙以下數十米。4條長達136米的可自升樁腿,則能將甲板“頂”至海平面以上10余米,配合平臺搭載DP-2動力定位系統,保障了惡劣海況下的連續作業。
2025年,全球海上風電預計迎來爆發式增長,新增裝機容量有望突破19至25GW,全產業鏈投資或達800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國風電裝備不僅服務國內,也正加速出海。此前,正力海工已中標韓國靈光郡風場項目,實現國內民企承建國際風場“零的突破”。
趙偉告訴記者,隨著“正力3500”進入全面總裝調試階段,這抹行駛在蔚藍海面上的“中國紅”,正成為全球清潔能源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智慧平臺賦能深海養殖
“原來這是養大黃魚用的呀!”16日,在福建館深海養殖展區,來自印尼的嘉賓薩利姆·達爾馬對展出的“閩投1號”等系列深海養殖裝備表現出極大興趣。
通過5G網絡,展區的顯示屏上實時回傳60多公里外“閩投1號”所處海域的各項數據,包括水體深度、pH值、鹽度等關鍵水質指標,以及所在海域的氣象信息。
由閩投深海公司投資建設的“閩投1號”,總長度92米、寬度36米、高度27米,養殖水體約6萬立方米,現投放于連江定海灣海域。“‘閩投1號’是全省首個深海智慧養殖平臺,目前以養殖大黃魚為主。作為深海養殖平臺,它不僅是大黃魚的‘深海家園’,更是集智慧漁業與產研基地功能于一體的海上糧倉。相較于近海養殖,得益于深海優良的水體環境,‘閩投1號’所養殖的大黃魚生長情況良好、塑形效果明顯。經中國科學院檢驗認證,其品質媲美野生,具有較高營養價值。”該展區工作人員黃明峰說。
現場,能在大海上實現自由翻轉的“乾動2號”深遠海養殖平臺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乾動2號’的養殖籠體三分之一在海上,其余的在水下,通過遙控器控制實現養殖平臺的翻轉。它每周轉三分之一到水面上晾曬,清理網衣上的附著物,提高養殖水體交換率,保證魚兒的生長環境。而且,我們用的都是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福建乾動海上糧倉負責人郭建濤說。
挺進深藍,裝備是核心。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深遠海養殖新模式,大力發展裝備型養殖,推廣應用大型網箱、養殖平臺等先進設施裝備,提高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水平。全省累計投建深遠海養殖平臺25臺(套),已建設深水大網箱6005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電動客船馳騁江河湖海
自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開幕以來,福建館內的電動客船成為一大熱點,參會嘉賓紛紛駐足,查看各艘電動客船的獨特造型、應用場景以及船舶性能等。
“這艘電船很漂亮,主要運用于什么場景?純電續航有多少?”17日,在電動船舶展區,一艘白色電動客船吸引了參會嘉賓陳威與同伴的注意。
“這是今年7月首航的全國首艘在海上運營的純電動推進旅游客船‘嶼見77號’,主要負責廈門灣各島嶼與景點之間的旅游客運,純電續航100km,可支持其連續運營4趟廈門灣夜游航線。”該展區工作人員介紹道。
“與傳統燃料客船相比,電動客船擁有零排放、低噪聲、高舒適度的優勢,能為乘客帶來‘如履平地’般的舒適體驗。”福建省福船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人官良清介紹,以“嶼見77”號為例,投用后,預計全年可減少燃油消耗近250噸,二氧化碳減排超400噸,相當于種植超2萬棵樹的碳匯能力。
“閩江會客廳”號緊扣“福文化”,采用福州古建筑的前庭、中堂、后院布局,深度融合“三坊七巷”、茉莉花、油紙傘等文化符號;“大金湖2號”外觀融合福船文化精髓,形似元寶,寓意吉祥……
據官良清介紹,本次展出的5款電動客船涵蓋了內河、內湖、江河、沿海等福建所擁有的各種江河湖海應用場景。其中,“東湖之星”電動游船是福建首艘取得中國船級社最高環保等級的純電池動力旅游觀光船,“茉莉號”電動游船則是福建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純電力推進船舶,一項項榮譽也標志著福建已經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電動船型方案。(記者 賴昊拓 張文奎 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