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正抓緊與來自南美國家的客戶討論優化拖鞋設計,推動訂單后續環節。”第138屆廣交會結束后,回到晉江內坑鎮的福建金宏昌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如意依舊忙得停不下來,不時有國外客商前來選款備貨、溝通設計和考察工廠。
而這也正是晉江尤其是內坑拖鞋大步出海的一個縮影。

晉江市祥泰鞋業有限公司的展廳擁有上千種品類的拖鞋。
拓寬“出海路”:整合線上線下渠道
曾如意的公司,主營拖鞋生產和出口。“展會期間,我們對接上了幾家新興市場的采購商,目前已建立深度聯系,正在針對客戶需求制定產品計劃。”他說,廣交會是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跳板,其良好效應會持續至少半年,預計后續會有更多意向客戶前來洽商。
在內坑鎮,像金宏昌這樣的外貿型拖鞋企業并不少見。業內流傳著一句話,“世界上每10個人中,就有1人穿內坑拖鞋”。這座閩南小鎮擁有著令人震撼的數據——年產拖鞋超十億雙,相當于每天數百萬雙拖鞋從這里出發,奔赴世界各地,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拖鞋出海口”。
如果說產能和產品競爭力是內坑拖鞋的“底氣”,那互聯網就是其打開全球市場的“鑰匙”。如今的內坑鎮,正以“互聯網+”為紐帶,整合線上線下渠道,構建起“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結構,讓拖鞋的“出海路”越走越寬。
走進晉江市祥泰鞋業有限公司,展廳里的樣品墻宛如一幅微縮版“世界拖鞋地圖”,不同款式、功能的拖鞋,對應著全球不同市場的需求。而在一旁的直播間里,主播正對著鏡頭流利介紹道:“這雙拖鞋是EVA材質,不磨腳、不擠腳,哪怕腳底外翻、有足弓筋膜炎,也能穿……”
祥泰是較早通過社交媒體進行海外品牌推廣的企業之一。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振杰認為,擁抱社交媒體的意義早已超越“賣貨”本身,更是主動向全球市場傳遞產品理念,塑造品牌價值。
跨境電商的興起,拓寬了內坑拖鞋的外貿跑道。在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內坑鎮相關企業在泰國、越南、印尼、埃及、摩洛哥等幾十個國家落地生產線,把“內坑制造”變成“全球制造”。
健全產業鏈:從“一粒料”到“一雙拖鞋”
內坑鎮為何專精于各式各樣的拖鞋,或許可以從當地的氣候環境和生活習慣中找到答案。
內坑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天氣濕熱,拖鞋一直是當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當地就開始制作最傳統的拖鞋,起初以家庭作坊為主,而后逐漸形成一定規模,一些下游企業也應運而生。
時至今日,拖鞋產業已成為內坑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生產拖鞋的企業有590多家,帶動2000多家上下游企業聯動發展,覆蓋就業超萬人,是與浙江慈溪、廣東吳川、廣東揭陽等地并駕齊驅的全球拖鞋主產區。
“從‘一粒料’到‘一雙拖鞋’,這里早已形成無短板的全產業鏈。”晉江市拖鞋行業協會會長張文通坦言,內坑鎮的拖鞋產業早已不是單一的生產制造,而是覆蓋原料、造粒、模具、研發、生產、銷售的完整集群,這也為打響全球品牌提供了堅實基礎。
采訪期間,記者遇到了來自尼日利亞的商貿考察團。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國,鞋類消費需求旺盛,目前當地產能有限,僅能滿足約30%的市場需求。在談到內坑拖鞋時,考察團成員門薩豎起了大拇指。“看得出來,這里的拖鞋企業很有實力,行業規模很大,無論是鞋面設計、用料材質、細節品控都做得很好,產品質量也過硬。作為客戶,我很放心采購他們的拖鞋。”門薩今年已經到訪內坑鎮3次,每次都能找到適合尼日利亞市場的新產品。
研發“黑科技”:造鞋過程就像烘焙面包
為了更好適應國際市場消費升級、款式迭代的需求,內坑鎮龍頭鞋企近年來紛紛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工藝技術改進,實現產品和生產效率的提質換擋。
在張文通看來,創新是拖鞋行業的未來方向,“外觀設計、舒適度、原材料升級、功能研發,甚至輕量化、低碳生產等等,都要往創新上靠”。
在福建嘉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展廳里,滿墻“烘焙”而成的時尚鞋款散發出科技與創新帶來的別樣“香氣”。“這些都是‘烤’出來的鞋子。”該公司董事長張念博向記者介紹其中的“黑科技”——超臨界發泡技術。
他將造鞋過程形象比喻成烘焙面包:“我們先用EVA原料制作鞋胚,再放入高壓釜中經過數小時高溫軟化處理,使胚體內的氮氣達到超臨界狀態,再經過壓花紋等工序,最終形成成品。”
這項技術的背后,是全球市場對環保、高性能鞋材日益增長的需求。相較于傳統的化學發泡,超臨界發泡技術除了提升材料性能,還具有環保、輕量化、成型效率高等優勢。
“作為原材料商,我們必須走在創新前沿,才能推動整個產業鏈轉型升級。”張念博說。憑借不斷突破技術壁壘,該公司成功打入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供應鏈體系。
在全球市場的競爭中,內坑拖鞋產業的創新展現出多元路徑。
當前,金宏昌正從美學設計維度開辟新賽道。采訪期間,曾如意的研發設計團隊正在進行2026年度新款的打樣。“在快時尚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研發永遠是第一位。”他告訴記者,企業建立了專業的趨勢研究團隊,深入分析全球色彩流行趨勢、材質創新方向和生活方式變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的產品設計。(記者 湯海波 肖蔚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