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霄縣陳岱鎮東南沿海的蔚藍海岸線上,礁美村依海而興、因漁而盛,以文明鄉風建設為墨,將文明基因深度融入基層治理、環境提升、民生服務等每個環節,在廣袤的漁鄉土地上勾勒出一幅宜居宜業、和美向善的鄉村新圖景。

規約融漁情,文明治理扎深根。村規民約是文明鄉風的“壓艙石”,更是貼合漁民生活的“暖心章”。礁美村兩委聯合漁業協會骨干、賢達代表通過“入戶走訪聽民意、漁民議事聚民智、線上問卷集民聲”的多元方式,精心修訂滿含“漁味”的村規民約,讓治理措施更接地氣、更合民心。以“樹德堂”積分制為重要抓手,圍繞“孝、善、信、勤、儉、美”六大維度設立三榜考核,積分直接與“文明模范戶”評選掛鉤,實現全村1100余戶全覆蓋,每季度評選15戶示范戶,讓文明從“紙上條文”真正轉化為“日常行動”。

環境煥新顏,文明底色添亮色。礁美村以“黨建+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全力推動漁村“顏值”與“文明味”雙提升。今年以來,聚焦漁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環境問題,累計完成1453.4平方米舊屋拆除、732.4平方米公共空間拓新,通過疏通老舊溝渠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的排水難題;主道路硬化、排水管網改造有序推進,姑華路至漁港碼頭景觀工程順利竣工,昔日坑洼不平的鄉間路變身充滿漁家風情的“景觀大道”。目前,新村擴容區配套項目正加快施工,生活環境不斷提升;漁業種業園排水溝整治工作穩步推進,生產環境持續優化。如今的礁美村,漁港整潔有序、巷道清爽干凈,漁民在環境整治的過程中養成了文明衛生的好習慣,宜居宜業的漁鄉風貌成為文明鄉風最生動的注腳。
新風入漁心,文明風尚潤鄉鄰。秉持“破立并舉”的理念,礁美村大力推進移風易俗,讓傳統漁俗與現代文明和諧共生。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知識競賽、設置12處固定宣傳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講“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的文明理念,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依托“兩館一站一中心”文化陣地,結合春節、端午等“我們的節日”舉辦特色活動,其中“女子龍舟賽”先后登上8個央級媒體平臺,成為展示礁美文明風采的“活舞臺”;投入57萬元修繕村史館、僑史館,專門設置家風家訓展區,以厚重的文化底蘊滋養文明鄉風。同時,由黨員、村民代表組成移風易俗監督小組,對婚喪嫁娶等事宜全程跟蹤監督,構建起“組織引領+群眾參與”的全方位監督體系,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攀比跟風等不良風氣。
服務暖漁情,文明實踐傳溫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核心樞紐,礁美村精準對接漁民生產生活需求,讓文明實踐充滿“煙火氣”與“溫暖感”。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理論宣講、敬老助老、政策解讀等志愿服務活動48場次,惠及村民數千人次;聯合村衛生所創新探索“醫養結合+互助養老”服務模式,為村幸福院的老人們提供免費體檢、日常照料等貼心服務,精心打造“家門口的養老圈”。漳州市鄉村振興促進會、市民政局等單位多次走進礁美村,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家庭送去關懷與溫暖。針對漁民出海作業的特殊需求,村里專門邀請專家上門宣講漁業政策、安全生產知識,通過高頻次調研走訪提升村民的法規認知水平。各類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服務內容不斷創新,讓漁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溫度,讓互助互愛、鄰里和睦成為漁鄉最鮮明的風尚。
如今的礁美村,鋪張攀比少了、勤儉節約多了、矛盾糾紛少了、互助溫情多了,文明鄉風已成為引領漁村發展的新風尚。接下來,礁美村將持續加快重點項目落地、激活文化陣地效能、健全文明建設長效機制,不斷深化文明鄉風建設,全力打造具有漁業特色的文明家園,為漳州云霄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礁美力量”。
通訊員:郭曉倩